健康险市场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健康险保费规模逼近万亿人民币 接近居民基本医保总体筹资水平 增长速度逆转前三年放缓趋势 [1] - 带病人群约4亿人 贡献60%医疗支出 但商保保费占比仅5%左右 [1] - 带病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 主要来自惠民保 团险性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高端医疗险 [4] 带病体保险产品发展瓶颈 - 健康险产品数量过多但带病人群仍被系统性地排除在外 投保到理赔过程存在"可保难赔""不承诺续保"等风险 [1] - 行业缺乏长期高质量经验数据积累 难以对不同风险水平人群进行精细化识别 分层和定价 [3] - 公众对基本医保的"安全感"抑制购买健康险意愿 保司起初无动力放开非标体参保 [3] 行业转型与政策推动 - 监管部门推动健康险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向 要求提高对医疗风险和客户健康风险的动态管理能力 [2] - 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适当放宽投保条件 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4] - 上海 重庆等地发布文件鼓励将老年人 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2] 产品创新与市场进展 - 百万医疗险从1年期短期医疗险迭代升级为6年期乃至20年期中长期医疗险 实现承诺续保 [5] - 肺结节等非标体可保医疗险问世 贡献带病体市场主要增量 [5] - 针对带病人群细化三高版 综合慢病版 甲状腺结节版和乳腺结节版等产品类别 [5] 创新药械支付现状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1620亿元 同比增长16% 健康险赔付仅占7.7% [7] - 百万医疗险产品共纳入504种药品 其中国内上市肿瘤创新药占比达53% [7] - 个人现金支出占比高达49% 医保基金支出占44% [7] 未来发展挑战 - 保司对创新药械临床使用情况和替代效应缺少精准评估 特药目录纳入存在"盲目跟风"属性 [6][7] - 带病体保险需要实现风险与价格相匹配 高风险对应高保费但带病体支付意愿不足 [8] - 商保需要从被动支付者转变为医疗医药产业链"链接者" 但如何"进院"和影响医疗行为仍处探索阶段 [8]
健康险保费规模近万亿,带病人群为何“可保难赔”
第一财经·2025-09-02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