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赚一个亿,券商巨头们“股票投资账单”曝光
36氪·2025-09-02 08:11

自营投资业务的重要性 - 自营投资是券商业务中最直接关联业绩和最能体现投资团队能力的业务领域 依赖投资团队的认知和预判能力决高下 与其他业务如经纪 投行 两融等形成鲜明对比[1]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益呈现中信证券与国泰海通双雄争霸格局 中信证券以208.99亿元投资净收益位居行业第一 日均赚约1亿元[2] - 国泰海通以127.01亿元稳居第二 虽较中信证券低约40% 但显著领先其他券商 且其在吸收合并期间实现百亿收益实属不易[2][3] - 中信证券与国泰海通是上半年仅有的两家投资净收益超百亿元的券商 预计将继续在该领域激烈竞争[3] 第一集团券商表现 - 自营投资第一集团由前十名券商组成 包括华泰证券91.70亿元 中金公司84.19亿元 申万宏源77.10亿元 中国银河72.55亿元 招商证券65.44亿元 国信证券50.66亿元 广发证券48.76亿元 中信建投46.09亿元[4][16] - 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 申万宏源和中国银河自营投入较大收益较高 招商证券 国信证券 广发证券和中信建投相对谨慎[6][7] - 第一集团券商均具备成体系 专业化的投研交易团队以及受管理层信任的业务带头人[7] 头部券商盈利策略 - 券商自营投资包括方向性资产投资如股票多头 债券多头 以及非方向性配置如衍生品投资 量化产品投资[9] - 投行业务中的包销以及对部分公司战略股权的持有也会影响当期财务表现[10] - 投资收益项不仅包括自营盘配置金融工具的收益 还包括对子公司 联营企业的投资回报 但自营投资起主导作用[10][11] 行业整体收益提升 - 2025年上半年券商投资净收益集体升档 主要受益于A股市场系统性转好 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量多次站上万亿大关[12] - 中信证券去年同期投资收益低于百亿 今年上半年突破两百亿 相当于赚取一个中型券商全年利润[12] - 国泰海通投资收益从去年上半年不到30亿元增至127.01亿元 同比增幅超300% 中国银河从去年不到2亿元飙升至72.55亿元[14] - 银河证券在权益投资交易业务中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加强在AI芯片 量子计算 生物医药 新能源材料 空天科技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投资布局[14] 第二梯队业绩改善 - 第11至20名券商呈现市场转暖带来的疤痕修复效应 东方证券 国投资本等保持稳步上行 后者增幅超两倍[17] - 兴业证券 国联民生 财通证券等去年亏损机构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 通过优化持仓结构 精选优质行业 丰富投资策略组合实现业绩翻身[18] - 这些机构绝对收益规模虽不及头部 但同比改善幅度惊人 并普遍获得更高净利润表现[18] 十亿元俱乐部券商 - 近30家券商进入十亿元投资收益俱乐部 包括光大证券13.87亿元 西部证券13.84亿元 长江证券13.74亿元 浙商证券12.41亿元 中泰证券12.34亿元 华安证券11.58亿元 东兴证券10.88亿元 国金证券10.75亿元 信达证券10.45亿元 山西证券9.06亿元[19][20][22] - 光大证券从去年同期个位数收益增至13.87亿元 浙商证券从微薄收益跃升至十亿以上 长江证券从去年亏损4.77亿元转为盈利13.74亿元[19][22] - 华安证券 东兴证券等从去年几亿元规模攀上十亿台阶 改善幅度接近翻倍 中泰证券 国金证券 信达证券等实现同比大幅提升[20][21][22] - 第21至30名券商部分实现翻倍增长或扭亏为盈 证明市场回暖不仅利好头部券商 中游梯队同样享受业绩弹性[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