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0后博士创业,公司7年估值涨超70倍

上市进程与估值变化 - 公司于2025年1月27日首次递交港股申请材料 但六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流程 于8月25日重新递交材料[2] - 第二次递交申请前不到一个月完成最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从早期9500万元增长至2025年7月末的67.6亿元 七年多时间估值暴涨超70倍[2] - 公司若上市成功将成为"AI卫星第一股" 目前民营商业航天领域尚无上市先例[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创始人陆川持股32.46% 为最大股东 拥有近20年人工智能及航天工程研究经验[5] - 主要股东包括北京星融宇航(22.72%) 盛希泰(11.45%) 北京新时代空间(9.74%) 星河产业集团(9.68%) 深创投集团(3.77%)[5] - 股东中含地产商背景机构:星河产业集团由星河控股全资持有 广东万全投资由万科持股49%[5] 行业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 市场份额2.0%[6] - 在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22.1%[6] - 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 公司以21颗AI卫星(总计27颗)位列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第一[7] 技术优势与战略规划 - 掌握四大核心技术:太空环境AI应用卫星研制 型谱化卫星平台快速定制 "灵境引擎"遥感影像升维 高功率平板式AI智算卫星平台[7] - 推出"星算计划" 拟建设由2800颗AI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 2025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新增60颗卫星发射计划[8] - 2025年5月14日成功发射12颗计算卫星 组成国内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 在轨计算能力达5 POPS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100 Gbps[8]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收入从2022年1.77亿元增长至2024年5.5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76.6% 2025年上半年收入2.41亿元 同比增长65.1%[11] - 星基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8.0% 90.7% 79.7%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1.18亿元 同比增长9.2%[12] - 持续亏损且幅度扩大:2022年亏损0.91亿元 2023年1.39亿元 2024年1.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92亿元[6][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收入从2020年17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0.9% 预计2024-2029年以36.3%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265亿元[11] - 民营企业收入占2024年中国卫星行业总收入的32.5% 预计2029年提升至47.5%[11] - 行业面临技术投入周期长 研发成本高昂等挑战 同业公司如中国卫星 中国卫通 航天宏图均出现盈利压力[15] 运营风险与挑战 - 客户集中度高:2022-2025H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7.4% 56.1% 77.5% 98.4% 最大客户占比达49.7%且变更频繁[15] - 供应商集中度提升:2025年上半年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73.8% 最大供应商占比36.1%[16] - 外包研发开支激增:2022-2024年外包研发开支分别为809.7万元 1572.8万元 6103.8万元 占研发开支比例从17.7%升至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