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同胞抗战贡献 - 港澳同胞在1938年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设立后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和转运物资的重要枢纽 支持药品、粮食、军需品运输[2] - 香港文化界人士通过办报刊、写文章、创作话剧和抗战歌曲唤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关注与支持[2] - 1942年东江纵队成立港九独立大队 得到香港同胞广泛支持 参与营救文化界精英、爱国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2] - 澳门商界成立赈济会筹集粮食和药品送往内地 居民倾力救助难民和保护抗日志士[2] - 港澳青年奔赴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 部分献出生命 体现与祖国休戚与共的血脉联系[2] 抗战精神内涵与价值 - 抗战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坚韧、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团结[3] - 抗战精神作为集体记忆是增强国家认同的教材 展现家国情怀为实实在在的责任与担当[3] - 抗战精神构成港澳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 形成跨阶层跨背景的团结应对当前挑战[3] - 抗战精神与新时代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可转化为攻坚克难开创新局面的动力[3] 抗战精神当代应用 - 港澳需以背靠祖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 坚定自身定位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3] - 经济多元化挑战、青年成长期待、与内地深度融合机遇需坚持命运与国家相连的信念[4] -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制度开拓需发挥独特功能优势服务国家所需[4] - 国家繁荣为港澳发展提供底气 既是历史逻辑也是现实与实践逻辑[4] 民族复兴使命 - 港澳同胞与祖国共赴国难展现风雨同舟民族大义 八十年后肩负民族复兴新历史使命[4] -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 港澳将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4] - 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以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未来[4]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开创港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02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