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概况 - 珠海市于8月17日至30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 覆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万山区五大区域 [1] - 活动采用快闪表演、可回收物兑换、专项培训、创意工坊、净滩灭蚊志愿服务等多元化形式 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和参与率 [1] - 累计开展10场主题活动 参与市民超3000人 发放宣传资料近2000份 回收低值可回收物超1.5吨 [7] 区域实施策略 - 香洲区通过艺术展演与体验实践结合 在前山街道快闪活动吸引超300名市民 翠香街道组织30组亲子家庭开展可回收物创意工坊 香湾街道组织70余名志愿者净滩灭蚊 [2] - 高新区开展低值可回收物积分兑换活动 累计回收低值物1556.9公斤 151户居民通过线上小程序兑换生活用品189件 [3] - 金湾区面向80余名居民开展专项培训 组织市政行业企业交流蚊媒防控和智慧管养经验 [4] - 斗门区组织80余名社区、物业及清运企业代表参加培训 重点阐述"不分类不收运"工作机制的"三标准""四环节"与"五步骤" [5][6] - 万山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专题培训会 围绕分类基础知识、源头减量案例及蚊媒传染病防控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 [7] 组织架构与实施主体 - 活动由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各区生活垃圾分类主管部门、镇街、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珠海高华城市资源有限公司具体承办 [1] - 形成"市-区-镇(街)-企业"多方联动工作格局 高华公司安全生产主管梁春华在多区开展蚊媒防控培训分享 [4][6] 政策机制推进 - 全市推行"不分类不收运"机制 通过教育引导为主、执法约束为辅推动分类习惯养成 [5] - 活动为"不分类不收运"机制在各区推行提供支撑 明确各单位在垃圾分类全链条中的职责与操作规范 [3][7] 资源化利用成效 - 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取得进展 高新区单次活动回收1556.9公斤低值物 通过兑换机制从源头减少垃圾混投 [3] - 创意工坊利用废塑料、纸箱、鸡蛋托等可回收材料创作装置艺术 促进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 [2] 未来规划 - 珠海市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 创新宣传形式、拓宽覆盖场景、强化实践赋能 [8] - 推动垃圾分类从"习惯养成"向"自觉行动"升级 为打造"绿美珠海"提供保障 [8]
分出乡村高颜值,珠海垃圾分类助力“百千万工程”
南方都市报·2025-09-02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