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察纸质凭证,能发现财务造假?
虎嗅·2025-09-02 11:38

纸质凭证异常识别方法的历史演变 - 通过观察纸质凭证的新旧程度、使用痕迹和笔迹一致性等物理特征来识别异常情况,如凭证应旧却新、笔迹前后不一等可能指向后补或篡改嫌疑 [1][2][3][5][8][9][10] - 凭证的使用痕迹来源于传递过程和保存环境,例如车间或库房诞生的单据应有污渍,频繁借阅的合同应有磨损,笔迹应反映日常忙碌状态而非刻意工整 [4][5][6][7][8] - 企业曾通过留存档审批人签字笔迹印鉴等方式强化审核,以威慑伪造行为并提升审批严肃性,将风控重点置于预防而非事后核查 [11][12][13][14][15] 无纸化办公对凭证管理的冲击 - 全行业无纸化办公普及导致纸质凭证大幅减少,线上审批流程取代物理传递,凭证缺乏自然磨损和变旧过程,全部呈现崭新状态 [18][20][21][22][33] - 电子档案成为主流,OA系统存储扫描件,抽凭流程依赖电子版,合同原件多不存财务部门,纸质凭证装订工作被外包或取消 [23][24][25][34] - 某工业检测设备公司财务室20余人无人负责凭证装订,外包花费50万元(其中30万元疑为回扣),导致装订混乱、凭证与银行单据无法匹配 [26][27][28][29][30][31][32] 当前环境下方法适用性的局限 - 观察凭证新旧程度的方法在现代基本失效,因凭证按月打印后无人翻阅长期保持崭新,难以通过物理差异发现异常 [22][33][34] - 该方法仅适用于尚未完全无纸化的企业,若同一批凭证中出现新旧混杂情况仍可作为线索,但需结合具体经济业务分析 [17][34][35] - 风控需与时俱进,脱离业务一线的实操方法因成本高、效率低而意义有限,逻辑正确但缺乏实践可行性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