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业绩浪来了,这些赛道藏着未来彩蛋
36氪·2025-09-02 11:50

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A股4815家上市公司总营收26.78万亿元,同比增长0.27%,净利润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5% [2] - 上市公司营收占全国GDP(66.05万亿元)的40.54%,盈利企业数量3691家(占比77%),净利润正增长企业2544家(占比53%) [2] - 各板块(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显著回升,A股净利增速向上拐点确立 [4] 行业分化与结构优化 - 半导体行业净利润增长率64.48%,AI行业净利润增长率819.06%,机器人行业净利润增长率-2.68%(较上年改善) [5] - 技术硬件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2.45%,AI服务器与智能终端全球市占率提升 [5] - 材料行业营收增长10.32%,但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净利润承压;能源行业营收与净利润维持低位波动 [6] - 运输业复苏:航空运输亏损收窄,高铁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资本货物行业营收降幅收窄至0.8%,工程机械与风电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10% [6] - 房地产、软件与服务、传统食品饮料行业仍处转型阵痛期 [6] 研发投入与创新驱动 - 4815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5768.11亿元,科创板研发强度居高位,半导体、AI、机器人、创新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费用增速领先 [8] - 寒武纪研发强度达15.85% [8] - 低空经济(如航天南湖营收增长689%)与算力需求(如同洲电子营收增长超600%)推动企业高增长 [7] - 扣非净利润高增长企业集中于硬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例如先达股份(15975.8%)、仕佳光子(12667.42%)、凯美特气(9426.33%) [7][8] 股东回报与市场生态 - 上半年分红总额1.59万亿元,分红企业数量3691家(与盈利家数一致) [9] - 银行板块(如四大行)与消费龙头(如贵州茅台、五粮液)分红额居前 [9] - 退市机制优化:上半年24家公司退市,数量超过2021年全年 [9] 未来展望与政策导向 - 新质生产力(半导体、AI、高端制造、创新药)业绩兑现空间扩大,消费市场结构性复苏渗透,周期行业集中度提升 [10] - "十五五"规划以扩大内需和新质生产力跃升为主线,重点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卡脖子"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与绿色转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