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核心观点 - 航空航天板块呈现"高景气+强确定性"特征 叠加地缘格局带来的需求强化 该特征在当前和未来都较为突出 [3][5] - 军工板块受国家战略需求驱动 呈现政策周期和技术突破的长期趋势 指数化投资可有效分散风险并绑定行业长期成长曲线 [17][18] - 投资军工板块需关注基本面支撑 政策催化及未来成长空间 而非单纯依赖估值判断 [22][23] 行业生产与订单 -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年 生产计划集中执行成为核心装备生产重要驱动因素 积压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3][4] - 军工行业2024年经营承压 业绩明显下滑 但2025年2月起基本面改善 航天和导弹细分方向改善最明显 [6] - "十四五"订单加速落地 "十五五"将重点布局新一代装备研发与列装 载人登月及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4] 财务指标分析 - 合同负债同比增速越高 未来订单和收入支撑越强 航发动力等主机厂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显著增长 [6][7] - 存货周转天数缩短表明交付效率提高 军贸订单收入占比突破可打开企业估值空间 [7] - 2025年下半年军工行业预计进入业绩兑现阶段 叠加军队人事调整和制度改革落地 [6] 国产替代突破 - 航发产业有望率先进入技术和国产替代突破期 2015年启动重大专项 直接投入预期1000亿元 总投入预期达3000亿元 [8][9][10] - 成熟航发系列产品进入市场后 可享受长达30年持续红利期 "十五五"期间预计出现国产飞机配国产发动机现象 [9][10] - 商用飞机需求旺盛 波音积压订单5595架 空客8658架 交付周期排至2030年后 国内年需400架飞机支撑商飞盈亏平衡 [8] 产业链环节发展 - 卫星通信等下游运营环节最具产业爆发力 有望成为全球航天经济核心增长点 政策层面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 [11][12] - 千帆星座等国家级项目加速推进 国有企业将牵头发射超3.6万颗卫星 订单能见度延伸至2030年 [12] - 低轨卫星组网速度加快 GW星座发射间隔从1-2月缩短至3-5天 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2] 军民融合方向 -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成为军民融合热点方向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2023年达5000多亿元 同比增30% 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 [13][14] - 低空经济核心问题在于空域管理和安全监管 需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并探索商业模式 [13][15] - 军民融合包含军转民(如GPS、无人机)和民参军(如人工智能、5G、商业航天) 典型案例为SpaceX星链系统 [13] 投资策略建议 - 军工板块受事件驱动波动较大 可采用定投方式降低择时难度和持仓风险 适配高波动板块和缺乏择时能力投资者 [19][20][21] - 指数化投资覆盖全产业链 有效降低个股爆雷风险 国证航天指数聚焦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等关键环节 [17][18][31] - 阅兵事件短期催化性强 2015年阅兵后军工板块相对全A超额收益达45% 且后续3-5年展示装备为批量装备方向 [24][27] 长期趋势与细分方向 - 全球军费开支2024年超2.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9.4% 我国军费保持6%-7%增速 总额远低于美国 [3][28] - 军工细分方向重点关注无人化智能化、军贸需求及新域新质(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 [2][30][31] - 军贸机遇打开 我国武器装备在印巴冲突实战中获检验 未来不仅满足国内需求 还可出口至其他国家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