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大量流失、土地闲置的城市要不要撤并?专访国家发改委专家高国力:未来不排除,目前没到这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02 15:31

城市发展趋势 -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7%,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2] - 城市发展将出现分化,东部沿海城市可能继续扩大和增强实力,而部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因产业结构单一面临人口外流、土地闲置等问题,成为“收缩型城市” [4][6] - 对于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收缩型城市,未来可能面临撤并或整合,而对于扩张型城市则需控制合理规模以避免过度膨胀带来的城市病 [6] 城市发展动能转换 - 过去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全国城市土地出让金规模自2021年起持续下行,需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7] - 动能转换需从产业维度入手,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利用新技术、新业态焕发产业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8] - 空间维度上,将高质量城市更新作为重要抓手,包括盘活生产空间(如工厂、园区)和改造生活空间(如老城区地下管网),以提供新的活力和动能 [8] 房地产角色与城市更新 - 房地产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面,过去数十年建设的大量商业地产、文旅地产和住宅面临有序、分类盘活处置,以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10] - 因城施策稳妥盘活房地产存量资产,不同城市在房地产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上存在差异 [10] - 城市更新涉及生活空间改造,如好房子建设、好小区更新及地下管网改造等,以满足城市居民高质量生活需要 [8] 现代化城市体系布局 - 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需坚持分区、分级、分类原则,考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12] - 根据城市行政层级(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制定差异化举措,因其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资源配置能力不同 [12] - 城市功能类型(如文旅、物流、商贸、沿边口岸、生态保护城市)也需分类施策,以优化布局 [12] 城市群与县城发展 - 现代化城市体系需做好“两头”文章,一头是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13] - 另一头是数量众多的县城和县级市,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和就地城镇化的“蓄水池”,需制定优化政策支持其发展 [13] - 城市群和都市圈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产业,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13] 过去十年城市问题进展 - 大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生态环境通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改善,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14] - 新城新区快速蔓延式扩张的势头得到遏制,过去规划面积大但商气人气不足的问题有所改善,城市回归集约发展轨道 [14][15] - 行政区划调整(如县改市、县改区)的盲目势头得到控制,但城市扩大后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和资源仍需持续推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