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业风险边际改善 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三大领域新发生不良峰值已过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银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低利率和低息差复杂环境下保持较强经营韧性和稳健运行 [1] -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11.97%较上年末上升0.78个百分点 流动性覆盖率149.25%较上年末下降5.48个百分点 [1] - 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从2023年末0.52升至当前0.67 部分银行PB回升至0.9以上 [7] 三大风险领域改善 - 房地产领域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45.7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连续多季度零新增不良 信用卡业务不良率下降7.5% [1] -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大幅下降45.72% 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现零新增不良 [2] - 房地产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同期减少4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敞口较年初下降289.01亿元 [2][3] 风险管理机制改革 - 实施授信管理与审查审批分离机制 增强风险审查独立性和权威性 [5] - 构建数字化尽调工具和统一风险监测平台 建立监测预警至持续追踪的闭环管理机制 [5] - 按照"简化规则 适配风险"原则重构信用业务授权框架 实施专职审批官机制 [5] 业务转型成效 - 信用卡业务推动从放贷为主向交易模式转变 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3] - 通过升级高端产品体系 加强权益经营 完善用卡场景生态等措施促进风险下降 [3] - 在石化 汽车 钢铁 光伏等领域贷款余额约2400多亿元 不良率仅0.40% [6] 资本市场反应 - 兴业银行静态股息率达4.66% PB估值0.62处于国有和股份行后1/3 [7] - 福建省财政厅将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大家人寿增持5.4亿股 [7] - 大股东增持行为体现对银行长期信心 [7] 政策环境支持 - 中央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方案 [7] - 一揽子化债政策有效落地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作用 [2] - 国家推动"反内卷"和出清落后产能 风险更多是结构性而非系统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