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掌握议价权,中国商品无惧关税挑战

中国出口商议价能力 - 中国出口商仅承担美国加征关税造成9%的成本负担 显示强大议价能力 [1] - 中国商品进口价格下降2.4%而实际关税增加27个百分点 印证竞争优势 [3] - 通过第三国转运可能隐藏部分竞争力较弱产品的真实成本 [3] 关税成本分摊结构 - 美国进口商承担约50%关税成本 消费者承担8%-10%成本 [5] - 东盟和日本分别承担20%和37%关税成本 远高于中国9%的承担比例 [6] - 中国承担比例显著低于世界其他地区40%的平均水平 [5] 价格传导机制 - 美国进口商难以完全转嫁成本 通过压缩利润率应对关税压力 [3] - 实际税率维持16%-17%将推动美国CPI上涨约1个百分点 [6] - 核心CPI可能上涨1.1个百分点 主要压力集中在第四季度显现 [6] 研究方法与数据 - 采用货运规模/关税税率/进口价格变化的回归分析计算成本分摊 [3] - 研究覆盖4月至7月期间美国进口价格变化数据 [3] - 中国9%的承担比例远低于美国零售巨头要求的66%降价幅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