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背景 - 美国政府对印度实施能源施压 包括关税制裁和石油进口限制 促使印度加快能源自主步伐[1] - 莫迪政府推出国家绿氢任务战略 旨在应对能源困局并争夺未来能源话语权[1] 绿氢战略目标 - 计划到2030年实现年产500万吨绿氢产能目标 抢占全球10%市场份额[1] - 政府投入超过800亿卢比(约10亿美元)专项资金 预计创造6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1] - 该计划每年可减少近5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相当于印度当前年排放量的5%[1] 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电网系统输电损耗高达20% 远高于全球8%的平均水平[2] -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关键绿氢认证标准尚未出台[2] - 储能技术瓶颈导致氢能储存成本居高不下[2] 国际竞争态势 - 中国已构建完整绿氢产业链 碱性电解槽制氢成本降至每公斤1.5美元以下[4] - 中国电解槽产能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 光伏发电成本低至每度电0.03美元[4] - 印度光伏组件本土化率不足30% 关键设备依赖进口[4] 成本竞争力分析 - 印度90%电解槽需要进口 导致绿氢综合成本比中国高出35-40%[6] - 预计到2030年印度绿氢出口价格可能比中东和澳大利亚高出20%[6] 技术自主发展路径 - 重点突破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等核心技术 建立本土研发体系[6] - 印度理工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初见成效 首台国产化电解槽预计2025年面世[6] 基础设施改造 - 政府规划新建2800公里特高压线路的绿色能源走廊项目[6] - 项目完成后输电效率可提升至95%以上[6] 国际合作进展 - 与德国氢能联盟吸引20亿欧元投资[7] - 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技术转让 帮助建立印度首个液氢工厂[7] 政策制度创新 - 正在制定明确的碳定价机制和绿证交易体系[7] - 这些制度创新有望增强投资者信心[7]
美国封锁俄罗斯石油,印度急求新能源出路;800亿卢比砸向绿氢,不料转头碰到硬茬
搜狐财经·2025-09-02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