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国产机器人助力中国全球出口激增
核心观点 - 国产机器人推动低成本自动化浪潮 帮助中国工厂以更低价格批量生产更多商品 提升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 [1] - 中国通过生产自动化打破传统发展轨迹 在工资上涨背景下仍保持低端制造业优势 [2] 机器人产业发展 - 中国工厂每年新安装约28万台工业机器人 占全球新安装量的一半 [1] - 中国工厂机器人密度领先德国 正逼近处于领先地位的韩国 [1] - 中国每年新安装机器人中约一半由本土公司制造 价格低于全球竞争对手 [1] - 国产焊接机器人售价约为日本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60% [1] - 工厂使用机器人后劳动力成本降低一半 效率得到提升 [3] 出口表现 - 2019年至2023年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全球出口份额呈现增长趋势 [2] - 扫帚 拖把和钢笔等小件制成品全球出口份额上升9个百分点至52.3% [2] - 家具领域全球出口市场份额上升约1.5个百分点 [2] - 全球玩具出口比重从54.3%上升至56.9% [2] 应用案例 - 四川工厂使用国产焊接机器人生产电动三轮车 向东南亚 非洲和美国出口 [3] - 半数生产线实现自动化 购买数十台国产机器人替代日本设备 [3] - 国产机器人应用于三轮车 家具 健身器材和自行车等低端商品生产 [3] - 绍兴纺织企业使用国产自动化机器实现产能翻倍和提高利润率 [4] - 数十台国产机器人取代月薪高达1.5万元的焊工 [3] 政策支持 - 中国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扶持国内机器人制造商 [1] - 为本土制造业注入大量投资和信贷支持 [1] - 推动蓝领工人提升技能 跻身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的"紫领"劳动力行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