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运动童装市场聚焦青少年群体 - 运动品牌在童装市场越来越多使用“少年”“Youth”等特指青少年的词语,替代“儿童”“Kids”等传统称谓 [1] - 李宁青少运动店、斯凯奇Youth少年概念店相继开出,特步儿童正式更名为“特步少年” [1] - 运动品牌童装业务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安踏儿童全年流水突破100亿元,成为运动行业首个百亿儿童品牌 [1] - 过去运动童装客群年龄跨度超过十岁,如今基于不同年龄段群体在兴趣爱好、功能需求和消费决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 运动品牌拥抱“少年”存在人口红利、市场变化和行业纵深突破等多重原因 [1] 消费群体变化:α世代拥有独立决策权和潮流敏感度 - 运动品牌将3岁前定义为婴幼儿、6岁前为小童、7岁以上为中大童,资源向基数更大的青少年群体倾斜 [2] - α世代(2010年后出生)儿童在消费决策中参与占比超过60%,父母完全决策不到30% [2] - 青少年对成人潮流风向变得敏锐,如竞速跑鞋顶碳技术和Sabrina系列在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 [4] - 青少年消费出现喜好细分化、运动场景复杂化、功能需求专业化等趋势 [5] - “精致育儿”概念流行推动消费侧进步,倒逼品牌深层变革 [5] 渠道策略:线下成为青少年生意主要承接地 - 安踏CEO徐阳表示将儿童和婴幼童业务分开,前者放在线下做好店效,后者做成线上门店 [6] - 不同于成人生意向线上倾斜的趋势,线下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意主要承接地 [6] - 运动品牌出现超级店、球鞋店、单一运动专门店、性别店、博物馆店等多种店型 [8] - 李宁落地青少运动店,特步升级为“特步少年”,斯凯奇Youth预计全国布局40多家门店 [8] - 安踏发布少年店、校园店等面向青少年的店型,安踏校园已有44家店 [8] 产品与门店创新:扩大年龄覆盖和细分场景 - 运动品牌将产品线扩宽至16岁左右,李宁青少运动店聚焦13-18岁中学生群体 [8] - 运动服装尺码覆盖至175公分,鞋码拓宽至42码,达到成年人可穿尺寸 [9][11] - 安踏校园店和361°儿童超品店面积远大于普通门店,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11] - 安踏少年店包含艺术体操、花滑、击剑、滑雪等小众运动服饰和装备 [12] - 户外品牌The North Face、Helly Hansen和迪桑特等开始布局童装产品和门店 [12] 门店升级:场景化、专业化和科技化 - 品牌围绕具体运动项目构建专属场景,如FILA KIDS以网球、高尔夫搭建场景 [14] - 安踏儿童将变形金刚、奥特曼等IP合作款集中形成“IP区” [14] - 产品更加注重功能性和专业性,碳板用于儿童跑鞋、Vibram大底用于儿童越野鞋 [16] - 安踏要求成人业务专业篮球鞋从33码开始做,儿童店销售业绩计入成人业务 [17] - 特步在近500家门店引入AI智能检测仪,提供足弓测试、选鞋配垫等服务 [19] - 耐克儿童“好动体验店”打造草地、田径场地等多场景试鞋环境 [19][21]
运动童装,不再只讨好“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