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 前景可期
金融时报·2025-09-03 07:47

核心观点 - 四家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三增一降"分化格局 蚂蚁消费金融 兴业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实现增长 招联消费金融业绩下滑 [1][2][3]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 四家机构均被纳入经办机构名单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4][5] 业绩表现 - 蚂蚁消费金融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41亿元 同比增长67.77% 净利润14.60亿元 同比增长57.84% 资产总额3064.70亿元 [1] - 兴业消费金融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68亿元 同比增长213.43% 较2024年全年净利润4.3亿元实现显著反弹 [2] - 中银消费金融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81亿元 同比增长2.8% 净利润1.5亿元 实现从2024年中期亏损3.06亿元到盈利的转变 [2] - 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99亿元 同比下降14.77% 净利润15.04亿元 同比下降13.34% [3] 股权变动 - 中银消费金融股权结构发生变更 中国银行受让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3.558%股权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617%股权 持股比例增至47.98% [3] 政策影响 -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对未来一年内部分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4] - 蚂蚁消费金融 招联消费金融 兴业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四家机构均被纳入财政贴息经办机构名单 [4] - 财政贴息政策有利于发挥消费金融公司扁平灵活 触达深入的专业优势 成为财政促消费的"增效器" [4][5] - 政策旨在提振消费 释放消费潜力 与其他促消费政策形成合力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