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电影行业向IP运营转型 - 00后新生代观众成为电影市场主力 推动行业在观众换代、技术变革和内容消费竞争中寻求新路径 [1] - 行业提出"电影经济的本质就是授权"理念 头部电影公司从去年开始酝酿围绕IP的转向 [1] - 中国电影过往主要依赖票房变现 现在借助谷子、IP衍生品等情绪消费崛起 契合年轻一代精神消费周期 [2] - 2024年中国授权商品零售总额达1550.9亿元 授权金收入59.9亿元 跃居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 [17] - 中国人均IP商品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 不足美国1/5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17] 公司战略转型案例 - 光线传媒从"高端内容供应商"转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 上半年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IP覆盖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 [3] - 光线传媒组建两个IP运营团队 计划组建更多团队保障IP全面运营 [5] - 猫眼将IP运营作为创新业务重点 拓展电影、动漫、网络热点及进口IP等多类型合作 [5] - 猫眼具备整合线上流量、电商平台和线下影院场景形成IP销售闭环的能力 [6] - 大麦娱乐以阿里鱼为载体深度挖掘IP价值 加速向消费市场拓展IP衍生业务 [6] - 万达电影从"龙头院线运营商"向"超级娱乐空间"转型 子公司影时光围绕IP孵化、AI体验和全域消费三大维度发展 [6] - 上影股份通过上影元公司运营上美影经典IP 借《浪浪山小妖怪》展现IP运营布局 [7] IP开发模式创新 - 采用类似"日本剧场版"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IP电影开发模式 《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都在原IP世界观基础上创作全新故事和角色 [9] - IP授权衍生越来越前置化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上映前就与卡游、万代等公司达成合作 [10] - 《浪浪山小妖怪》提前一年启动IP商业化开发 确保电影上映同期推出多品类衍生品 [10] - 二维与三维动画及幻想类世界观电影在IP衍生方面展现更多机会 [12] 跨行业协同发展 - 潮玩行业与电影IP深度合作 52TOYS获得万达电影关联方1.44亿元投资 [12] - 泡泡玛特成立电影工作室 首个动画剧集《LABUBU与朋友们》进入开发阶段 计划推出Labubu大电影 [12][14] - 电影IP与授权衍生从"审美"结合点转向"情绪"结合点 将诞生更多电影类型与授权类目 [14] 产业发展前景 - 2025年可能成为电影产业发展新起点 娱乐巨头有望走出新的集团化路径 [2] - IP产业发展推动内容生产更注重原创IP投入 提高工业化水平并通过系列化提升内容确定性 [17] - 围绕IP运营需要全方位布局和专业团队 引发电影公司新一轮布局卡位 [17]
向IP要增量,电影产业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