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驰援中国抗战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03 08:15
部分外籍援华医生从英国利物浦启程来华时在船上合影。 约翰·S·谢伟思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部分成员在安全区总部门前合影。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金坎农(左)及其丈夫身着飞虎队制服参观中美友好主题图片展。 周焕新摄(新华社发) 詹姆斯·贝特兰 苏联援华航空队部分队员合影。 (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1939年,贵阳图云关。竹子搭起简易手术台,简陋的病房连成一片。在这里,一支来自波兰、德国、奥 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苏联等国的援华医疗队,开始了他们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 法西斯的征程。 彼时,图云关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驻地。国际援外医生被编入总队,许多援华医生还办理了进出 皖、浙、闽、赣、粤、湘、鄂、滇、黔等地的工作护照,奔赴各地抗日前线,开展救护工作。 前线环境艰苦,药品和器械奇缺。但困难的条件,没有动摇援华医生们的决心。 战斗在中国上空的苏联援华航空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救死扶伤的加拿大医生白求 恩、第一个随八路军转战华北前线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抗战烽火中,一批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奔赴 中国,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精神的丰碑永不褪色。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