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银山”是这样炼成的(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03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探索出三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分别为护绿换金 聚绿成金 借绿生金 [1][2] - 三条路径共同推动生态与经济共赢 护绿换金是基础 聚绿成金是手段 借绿生金是创新 [4] 护绿换金路径 - 该路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通过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 对应生态补偿模式 [2] - 海南赤田水库流域实施三维补偿机制 由省级财政 三亚 保亭共同构成6亿元资金池 [2] - 首个考核期内 保亭因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获得5.16亿元补偿 三亚获得0.84亿元用于下游治理 [2] 聚绿成金路径 - 该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将生态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 [3] - 宁夏贺兰山东麓通过生态修复发展酿酒葡萄产业 年产葡萄酒1.4亿瓶 综合产值达450亿元 [3] - 江苏盐城打造风电产业园 形成全国最大规模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 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 [3] - 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 借绿生金路径 - 该路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使绿水青山更有价 [3][4] - 福建南平市创新"森林生态银行"模式 农民将分散林业资源存入由专业平台集中运营 累计合作经营面积25.26万亩 [3] - 碳交易市场成为新渠道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 [4] - 云南 青海等地的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 将森林 湿地的固碳能力转化为经济收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