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规模 - 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物流配送、植保作业、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及城市空中交通等活动,其中无人机产业规模占比达85% [2]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至3.5万亿元 [2] -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保险行业参与低空经济保障 -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于重庆成立,19家成员单位签署协议,为首批16家企业提供6115万元风险保障 [1][5] - 三成以上财产保险公司已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产品包括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及定制化场景保险 [3] - 人保财险与亿航智能推出eVTOL全方位保险体系,平安产险提供场景定制化产品,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共同研发责任险 [3] 地区发展与实践案例 - 重庆发布2024-2027年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截至2024年底相关经营主体达147家(同比增长104.2%),落地4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88.4亿元 [4] - 重庆低共体推出"渝低空保"首批产品,覆盖无人机第三者责任、航空产品责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网络安全四大领域 [5] 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 - 无人机保险定价依赖历史数据,但缺乏长期细分数据积累,需按机型型号、零配件、飞行区域等维度精细化定价 [6] - 行业尚未形成统一风险定义与规范,仅深圳地区发布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服务指引,标准化进程需加速 [6] - 复合型人才稀缺,需融合航空工程、保险精算、低空法规等专业知识,高校及职业教育机构需加快课程建设 [7] 政策支持与行业建议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要求加强低空经济等新领域保险研究应用 [3] - 专家建议保险机构深化与企业合作,开发操作责任险、低空物流综合险等定制产品,并加快数字化技术布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