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烽火淬炼英雄城
长江日报·2025-09-03 09:07

武汉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 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战略核心,1938年武汉保卫战持续4个半月,成为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的关键转折点[3][15][16] - 武汉作为战时实际首都,汇聚全国文化精英和资源,形成抗战舆论中心,超过140种报刊在此创刊或复刊[28][29][30] - 武汉军民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进攻,中国军队投入百万兵力,在跨越四省的防线上浴血奋战,造成日军20多万人伤亡[3][14][16] 新四军在武汉的组建历程 - 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大和街26号正式成立,叶挺任军长,此处成为新四军第一个军部驻地[6][7][8] - 叶挺将军在武汉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公开表态团结抗战,仅凭委任状、印章和5万元开办费完成部队筹备工作[6] - 经过谈判,国民党同意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干部由共产党决定,1938年1月28日军部移驻南昌,汉口军部结束使命[8] 抗战文化宣传与群众动员 - 1938年武汉掀起文化救亡高潮,《义勇军进行曲》通过万人规模歌咏活动传唱,如台儿庄大捷后10万人合唱[11][12][14] - 周恩来领导“抗战扩大宣传周”,郭沫若、冼星海等组织多次大型活动,如中山公园3000人歌咏会和黄鹤楼火炬游行[11][12] - 中国共产党发起“七七献金运动”,5天内超过50万武汉民众参与,募集资金超过100万元法币,包括普通民众和各界代表[22][24][25] 局部抗战事迹与人物贡献 - 林家大湾村民自发抗日,1939年击杀日寇后遭报复,74位村民被害,该村先后有11人投身抗日战场[17][19][20] - 百岁新四军老战士丁位西、林上元等代表抗战一代,林上元在第三次粤北会战中担任炮兵排长,参与歼敌2000余人[19] - 献金运动中涌现大量感人场景,如黎丽莉捐结婚戒指、黄泽盛献38把大刀、乞丐捐出全天收入一角九分钱[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