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波斯纹样遇上东方瑞兽:窦师纶与陵阳公样传奇
经济观察报·2025-09-03 12:23

陵阳公样历史背景 - 窦师纶于公元621年以大使身份赴蜀地益州监制舆服器物 催生陵阳公样丝绸纹样 [1][4] - 窦氏家族为北魏至隋唐顶级权贵 窦师纶祖父为隋朝左武卫大将军 祖母为隋文帝姐姐 父亲窦抗为唐朝开国元勋官至宰相 [2] - 窦师纶因收殓安葬李渊第五子李智云获皇室信任 被李渊封为陵阳郡开国公 封号源于其信奉道教长生之道 [2][3] 陵阳公样创作条件 - 益州为唐代丝绸生产中心 蜀锦以章彩奇丽闻名 汇聚各地能工巧匠 保留三国织锦传统 [4] - 丝绸之路繁荣带来中亚西亚文化影响 联珠纹 对兽纹等异域图案在蜀地丝绸中常见 [5][6] - 唐代民族融合拓宽视野 织锦技术突破 斜纹纬锦和花楼织机应用使花纹更复杂色彩更华丽 [6] 陵阳公样设计创新 - 吸收波斯萨珊王朝联珠纹 以20颗圆珠串联成环象征神圣之光 环内填充猪头 大鸟等动物纹样 [7] - 借鉴中亚粟特锦 以变形联珠纹或花卉作团窠环 填充狮 鹿 含绶鸟等动物纹 分青绿黄冷色系和红黄藏青暖色系 [8] - 进行三重改造:将单层联珠环优化为双层联珠环增强层次感 将窠内单只动物改为对雉 斗羊等对称瑞兽 在团窠外围添加花卉卷草等本土纹样 [9][10][11][13] 陵阳公样样式演变 - 早期联珠团窠动物纹由20颗左右圆珠串联成环 内填对兽或单兽 异域风格强烈 流行于初唐 武德四年用于高级官员常服 盛唐初期较少使用 [15] - 主流花环团窠动物纹用花卉卷草取代联珠环 形成华丽边框 内填狮子 麒麟 凤凰等中国传统祥禽瑞兽 造型饱满大气 流行于盛唐至晚唐 [16][17][18] - 特殊双联珠团窠纹采用双层联珠环 空白部分辅以唐草十样花 内填对龙纹 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至日本奈良 吐鲁番出土残片证实为四川初唐产品 [19][20] 陵阳公样文化影响 - 唐诗记载其风貌 卢纶描述"花攒骐驎枥 锦绚凤凰窠" 杜甫赞叹"花罗封蛱蝶 瑞锦送麒麟" 孙光宪描绘"团窠金凤舞襜襜" 韦庄提及"鸳鸯愁绣双窠" [22] - 纹样结构以花卉或联珠构成团窠圆环 内填成对祥瑞动物 色彩绚丽 融合西域元素 成为唐代贵族服饰风尚标杆 [22][24] - 作为四川织造内库珍品 与西域银器胡瓶同列 价值连城 通过丝绸之路传播 成为中外文化交流见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