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工银瑞信如何以全维布局把握硬科技机遇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经历技术突破与规范化发展 2025年4月发布《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白皮书》 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吸引200多家企业参展 [1] -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的集合体 其发展高度依赖AI技术持续突破 产业链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1] - 2025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量产元年" 仿生材料提升人机交互自然度 高精度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 多模态AI算法赋予环境理解与决策能力 [2] 产业化进程 - 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推动量产加速 头部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供应链优化与自动化产线建设摊薄单机成本 [2] - 2025年机器人领域出货量有望突破10万台 产业正式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2] - 技术突破与量产进程释放积极信号 全产业链迎来广阔投资机遇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丝杠等高价值量环节投资潜力巨大 [3] - 中游整机厂商需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和商业闭环 拥有自主应用场景的企业备受市场看好 [3] - 下游应用端涵盖展览展示、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领域 有望成为产业链增长较快环节 [3] 市场表现 - 科创200指数2025年以来上涨54.90% 科创综指上涨43.29% 显示市场对科创板块高度认可 [3]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块指数表现强劲 [3] 产品布局 - 科创200ETF工银(589200)跟踪上证科创200指数 选取市值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科创板证券 [4] - 该基金定位投资科创板小市值公司 与科创50、科创100构成规模指数系列 [4] - 自8月8日上市以来区间成交额达7.56亿元 区间日均成交额达0.84亿元 [4] - 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合计0.2% 为低成本投资工具 [5] 投资管理能力 - 工银瑞信构建"被动+主动"双轮驱动的科技赛道布局 [7] - 主动管理产品线包括主题基金、策略基金和全市场基金 工银战略新兴产业(006615)重仓科技产业 覆盖互联网平台、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 [7] - 工银新兴制造(009707)聚焦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 重仓设备、材料及芯片设计标的 近一年上涨53.45% 成立以来收益率88.12% [7] - 工银科技创新(007353)行业配置分散 涉及科技、电池、医药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7] 被动指数产品 - 工银上证科创50ETF(588050)聚焦硬科技核心资产 纳入沪股通标的 8月27日单日资金净流入6.499亿元 [8] - 科创综指ETF工银(589500)覆盖全域科创板企业 支持季度分红评估 [8] - 工银科创医药ETF(588860)挖掘创新药与医疗器械机会 [8] - 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SZ)规模突破300亿元 为同类最大产品 [8] 投研体系 - 投研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12年 70%以上为自主培养 [9] - 2022年成立数字金融创新实验室 致力于金融与科技交叉研究 [9] - 完成新一代云计算平台、湖仓一体数据中心建设 部署FundGPT解决方案和DeepSeek-V3等尖端模型 [9] - 在投研、营销信息助手及智能办公、智能搜索、AI编程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