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究型大学招生表现 - 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生源规模首次突破1400人 报名人数达7.2万人 其中近2.9万名考生通过初审进入能力测试[4] - 南方科技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次物理类投档分652分 位次3232 位居广东省本土高校第一 超过西安交通大学等985高校 在山东浙江投档线均位于双一流高校前列[5] - 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在广东投档分629分 位次10163 位居省内本土高校第二 超过中山大学等985高校 在内蒙古投档分643分 超过哈尔滨工业大学等C9名校[5] - 大湾区大学在广东投档分622分 与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持平 福耀科技大学在河南录取最高分683分位次857 最低分658分位次5456[7]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首次招生最低分656分 位次8518 与浙江大学最低录取专业分数线仅差2分 位居浙江省内高校第二[7] - 2025年"八小龙"共招收本科生3147人 包括国际生和港澳台侨学生 总体规模较小[7] 招生地域分布特征 - 南方科技大学面向25个省份招生 上海科技大学面向19个省份 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分别面向5-8个省份招生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大湾区大学仅面向本省招生[9][10] - 河南湖南江西内蒙古等中部省份生源频繁出现 因这些省份是高考大省且缺乏985高校 "上好学"需求强烈[12] - 新型研究型大学主要面向本省招生 深圳理工大学广东招生206人占总招生360人的57% 福耀科技大学福建招生17人占总招生50人的34%[13] - 大学所在城市贡献显著生源 大湾区大学新生中东莞占14人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新生中宁波占26人[14] - 知名高中成为重要生源基地 深圳理工大学在深圳红岭中学录取11人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镇海中学录取17人[14] 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 - 新型研究型大学弥补了深圳青岛东莞福州宁波等城市的高等教育短板 这些城市过去缺乏一流高校[15] - 深圳已建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筹建深圳海洋大学 东莞新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16][18] - 深圳本地就业本科生中65%为外省籍 东莞达63% 宁波达42% 显示强大人才吸引力[17] - 新型研究型大学采用本研贯通培养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74人 博士招生130余人[18] - 大湾区大学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及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产学研协同[19] - 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连续7年全国第一 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产业支撑[19]
“八小龙”分数线赶超985,这些城市要赢在起跑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3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