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AI方案总体发展态势 -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商业格局 中国迎来由"中国式方案"驱动的黄金时代 这不仅是技术融合 更是场景深耕、生态协同与价值再造[2] - 中国具备全球最好的AI发展土壤 拥有海量互联网数据、多元工业数据及场景数据 为AI发展提供丰沃养分[3][8] - 全球顶尖AI软件与硬件终将诞生于中国 "中国方案"正努力变成"全球方案"[8] 行业应用与落地实践 制造与工业领域 - 联想百应智能体2.0具备L3级智能体能力 深入AI运维、AI办公、AI营销三大企业高频场景 融入五大AI核心技术 通过多端联动释放全时全域生产力[12] - 优艾智合以"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模型为核心 实现高精度定位、超200台异构机器人协同调度 25天完成人形机器人从设计到行走 服务全球30余国300+客户 填补4000+岗位空缺[23][25] - 银河通用打造"大脑-小脑-本体"全链路驱动通用型机器人 轮式底盘实现8小时续航、半年常态化运作 建成全球最大具身智能数据集[20] 金融科技领域 - 易鑫作为AI驱动金融科技平台 研发投入超20亿元 拥有汽车金融行业唯一国备大模型 从1.0判别式AI到3.0 Agent AI进阶 构建全栈能力与多尺寸领域模型矩阵[15] 人力资源领域 - 科锐国际聚焦AI+人力资源场景 构建匹配系统MatchSystem 采用混合匹配、CRE Embedding模型、RT推理方法破局 正在内测自主决策数字分身Agent[19] 碳管理领域 - 碳阻迹发布国内首个碳中和AI智能体Carbon AI Agent 依托51万条CCDB高质量碳数据及近万产品碳足迹模型 AI生成ESG报告时间成本降低90%以上 费用成本降低70%以上[52] 办公与软件领域 - 百度文库与网盘推出GenFlow2.0 通过多Agent协同调度 3分钟搞定多个复杂任务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新范式[32] - WPS AI建立"用户-AI-软件"互动模式 让每个用户拥有专属AI办公助理[39] 技术突破与创新方向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汽车、手机后的万亿赛道 当前续航2-5小时成落地瓶颈 通过算法节能约束、静态自锁架构、柔性元件赋能可实现30%-60%能耗节约[26] - 千寻智能认为具身智能瓶颈在大脑而非本体 VLA路线结合视觉文本大模型实现关键突破 目标10年后让全球10%人口拥有专属机器人[30][31] AR与交互技术 - AR眼镜是消费端AI落地最佳载体 AI与AR形成"AI赋能AR、AR反哺AI"闭环 XREAL以自研芯片与光学破局 稳居全球AR眼镜市场第一[16][17]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开启脑健康新时代 通过脑控解读大脑活动早期诊断脑疾病 控脑恢复脑功能精准治疗脑疾病[35] 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 - AI应用公司产品定义需提前至少半年或一年探索模型能力边界[46] - B端最佳模式为"先定制再标品" 通过定制与客户共创验证场景后打磨成标品 再复制到全行业 国内1382个行业小类均存在机会[60] - Agent应用层核心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不做底层大模型研发 专注垂直模型差异化研发及商业Agent落地[55] - AI红利期至少10年 相当于10年前移动互联网 下一个热点在"传统行业AI改造"[56]
AI赋能千行百业,为何需要「中国式方案」?
36氪·2025-09-03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