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尔·史密斯 AI 整活翻车,被狂喷后神回应翻盘,彻底把自己活成了表情包
史密斯史密斯(US:SMGZY) 36氪·2025-09-03 19:23

威尔·史密斯AI争议事件 - 威尔·史密斯因在演唱会宣传片中使用AI生成粉丝画面而引发争议,部分镜头被指使用“AI味”很重的滤镜,部分镜头则较为离谱[1][3] - 面对质疑,史密斯于8月30日以自嘲方式回应,上传新视频将观众头部全变为AI生成的猫咪,成功扭转舆论,被视为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3] - 史密斯并非首次涉足AI梗,2023年AI生成的“威尔·史密斯吃意大利面”视频曾病毒式传播,并一度被用作测试生成式视频模型的“野生”基准[3] - 到2024年,生成模型技术突飞猛进,由可灵AI生成的升级版“史密斯吃面”视频画面质感以假乱真,许多网友难以分辨真人表演与AI合成[3] - 史密斯本人后来亲自下场,在Instagram分享新版吃面视频,与旧版AI生成内容进行对比互动[4] 明星“梗图化”现象与不同应对策略 - 张学友的表情包出自电影《旺角卡门》,其本人回应“梗图化”时表现出无奈与打趣并存的态度[7] - 尼古拉斯·凯奇为互联网贡献了大量梗图,但其本人后悔搜索自己名字,认为恶搞片段使其形象脱离剧情如同小丑,并促使他主演探讨名人形象与自我迷失议题的新片《梦想情景》[9][11][13] - 基努·里维斯衍生出“悲伤的基努”等网络梗,其态度激进,在所有电影合同中加入“不许数字修改我的表演”条款,反对未经同意的数字特效修改[13][14][16] - 泰勒·斯威夫特遭遇Deepfake合成色情图像恶意传播,这些假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19小时,获得上千万次浏览量和数十万点赞,引发粉丝愤怒[16][18] - 马斯克对自身表情包现象引以为豪,宣称“我就是meme,我活在梗里”,将玩梗视为一种公众沟通策略[19][24] AI表情包的传播逻辑与明星营销策略 - 威尔·史密斯吃面视频的传播力源于其捕捉并放大了明星面部特征与反差元素的结合,加上AI生成的荒诞效果,形成了强烈的视觉记忆点[20] - 采用名人形象作为素材能降低受众识别门槛,明星素材成为快速调动观众情绪的现成模板,这也是“史皇吃面条”能成为AI模型基准的原因之一[22] - 当明星无法抗拒“被梗图化”的命运时,部分选择积极拥抱并巧妙利用,如威尔·史密斯多次亲自参与AI梗,将其内化为个人形象的一部分[22][24] - 主动参与自身形象的数据化再创造,通过输出可被截成表情包的素材,能保证明星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存在感与讨论度,成为一种新的自我营销手段[26] - 在信息洪流中,成为表情包意味着该人物仍活跃于大众视野,尚未被遗忘,这为其维持流量和热度提供了保障[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