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债发行主体不断丰富凸显我国债市强大“磁吸力”


熊猫债市场发展 - 进出口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协助新开发银行发行熊猫债70亿元 新开发银行成为首个完全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 且是目前熊猫债发行体量最大的国际开发机构[1] - 银行间市场熊猫债今年发行规模达1112亿元 其中外国政府类机构 国际开发机构和跨国企业发行金额占比50% 较2024年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1] - 发行人区域覆盖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等五大洲 显示市场全球化特征[1] 发行人结构多元化 - 熊猫债发行主体涵盖国际开发机构 外国政府 境外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四类 发行人数量稳步增加[1] - 摩根士丹利成功发行20亿元5年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利率1.98% 成为首单由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发行的熊猫债[3] - 亚投行 匈牙利政府 奔驰 宝马等国际机构及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市场 "首单"业务持续落地[3] 市场吸引力驱动因素 - 中国境内债券市场融资成本具有比较优势 利率相对较低 融资成本优势显著[3]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且流动性好 人民币资产收益稳定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稳定性突出[3] - 人民币跨境结算机制不断完善 为募投资金跨境使用奠定基础 增强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3] 市场地位与影响 - 外国政府类机构及国际开发机构发行活跃 反映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地位稳步提升[2] - 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发行人结构更加多元化 国际化程度大幅增强[2] - 熊猫债为境外机构提供重要人民币融资渠道 支持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