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AI百强榜揭晓:科技巨头对峙,中国“军团”异军突起
36氪·2025-09-04 08:51

全球AI消费级应用市场格局 - AI消费级应用市场趋于稳定,新晋挑战者突围难度增大,生态逐步稳定 [3] - 全球AI百强应用榜单以用户用量为核心指标,包括网站月度独立访问量和移动应用月度活跃用户 [3] - 中国AI公司呈现集体崛起态势,分本土深耕和全球出海双线作战 [11] Web端应用排名与竞争态势 - OpenAI的ChatGPT稳居Web端榜首,但领先优势正被打破 [7] - 谷歌旗下四款产品进入Web端前50名,其中Gemini排名第二,占据ChatGPT约12%的流量 [9] - 谷歌AI Studio首次上榜即排名第10,NotebookLM排名第13,Google Labs排名第39 [9] - 埃隆·马斯克旗下X AI公司的Grok呈现火箭式增长,Web端排名第四,移动端排名第23,月活跃用户数突破2000万 [10] - Grok在2025年7月推出Grok 4模型后,移动端用户量激增近40% [10] - Meta AI在Web端仅排名第46,未进入移动端前50,增长缓慢且受隐私问题影响 [10] 移动端应用排名与市场动态 - 移动端Top50榜单新入围应用为14个,高于Web端的11个,部分得益于应用商店清理山寨ChatGPT应用 [6] - 谷歌Gemini在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接近ChatGPT的一半,近90%移动用户来自安卓平台 [9] - 中国开发者在移动端前50应用中占据22款,主要集中在图片和视频编辑工具领域 [13] 中国AI公司表现 - 阿里巴巴旗下夸克(Quark)Web端排名第9,移动端排名第47 [13] - 字节跳动旗下豆包(Doubao)Web端排名第12,移动端排名第4 [13] - 月之暗面旗下Kimi凭借长文本处理优势,Web端排名第17 [13] - 中国本土AI应用超过75%流量来自国内市场 [13] - 美图公司旗下五款应用上榜移动端,包括Photo & Video Editor、BeautyPlus、BeautyCam、Wink和Airbrush [14] - 字节跳动海外产品Hypic和Cici登上移动端榜单 [14] - DeepSeek、海螺(Hailuo)和可灵(Kling)等视频生成模型登上Web端榜单 [14] 全明星AI公司 - 14家公司连续五次入选榜单50强,代表消费级AI应用全形态 [15] - 涵盖协助类(ChatGPT、Perplexity、Poe)、陪伴类(Character AI)、图像生成类(Midjourney、Leonardo)、图像视频编辑类(Veed、Cutout)、语音生成类(Eleven Labs)、生产力工具类(Photoroom、Gamma、Quillbot)及模型托管(Civitai、HuggingFace) [17] - 全明星企业中仅5家拥有自有基础模型,其余基于第三方或开源模型构建 [19] 行业趋势与竞争维度 - 平台级巨头如OpenAI和谷歌构建全方位生态系统,竞争维度扩展至模型、平台、应用和分发渠道 [18] - AI与社交网络深度整合(如Grok)及新交互体验(如Vibe Coding)催生新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 [18] - 垂直领域、细分场景及创新交互体验仍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