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 医美行业从"流量红利"向"技术壁垒"转型 [2] - 重组胶原蛋白与玻尿酸赛道竞争白热化 [2] - "械三证"成为行业新的入场券 [2] - 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预计以44.9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25年达585.7亿元 2030年达2193.8亿元 [14] - 未来竞争将是研发实力、专利布局和合规准入的综合较量 [16] 华熙生物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3] - 扣非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下降45%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 较去年同期2.65亿元下降 [4]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9.12亿元 同比下降33.97% [5] - 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72.45%降至2024年47.84% [7] 华熙生物战略调整 - 主动砍掉低效营销 重构科学品牌体系 [5] - 董事长直接管理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及核心品牌 [7] - 研发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4] - 明确反对"透明质酸过气论" 通过技术升级守住玻尿酸阵地 [14] 敷尔佳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3亿元 同比下降8.1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亿元 同比下降32.54% [4] - 扣非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下降48.66%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2亿元 较去年同期3.57亿元大幅下降 [9] - 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2.38亿元 同比大跌48.07% [8] - 该业务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48.83%降至27.61% [8] 敷尔佳渠道调整 - 销售费用4.2亿元 比去年同期3.01亿元增长39.56% [5] - 线上渠道销售额6.95亿元 同比增长47% 占比从50.26%提高至80.5% [10] - 线下渠道优化导致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降低 [9] - 面临库存积压、渠道冲突、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 [10] 敷尔佳技术布局 - 2022年开始布局胶原蛋白赛道 推出Ⅱ类医用胶原蛋白敷料 [15]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等产品完成临床试验备案 [15] - 构建透明质酸钠与胶原蛋白双轮驱动产品矩阵 [15] 巨子生物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2% [5] - 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贡献99.7%收入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营收24.1亿元占比77.4% [11] - "可复美"品牌贡献营收25.42亿元 同比增长22.7% 占总收益81.7% [12] 巨子生物技术优势 - 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头部企业 港股"胶原蛋白第一股" [12] - 三类医疗器械"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15] - 有四款研发中的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 预计2024-2025年取得注册证 [15] 产品技术竞争格局 - 国内仅有三张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械三证"均属于锦波生物 [14]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就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公开争论 [13] - 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成为医美行业两大抗衰成分博弈焦点 [14]
医美企业半年成绩单:巨子领跑、华熙、敷尔佳求变,行业转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