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重锤!欧洲化工业复苏再遭“劫”

行业冲击背景 - 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至少15%进口关税 导致汽车 机械及消费品等主要客户受打击 [1] - 欧洲化工生产商因客户推迟订单面临剧烈动荡 行业从2022年能源危机复苏后再度遇冷 [1] - 俄乌冲突后欧洲天然气电力价格飙升 导致化工行业生产成本高昂 [1] 财务表现恶化 - 欧洲化工企业第三季度盈利预计下降5% 继第二季度下降22%后继续恶化(伦敦证券交易所数据)[1] - 全球最大化学品制造商巴斯夫于7月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客户订单周期从通常3-4个月缩短至数周 [1] - 德国瓦克化学7月下调业绩预期 主因美元疲软及产品需求疲软 [1] 产业地位与应对措施 - 化工产业为欧洲支柱产业 特种化学品和消费类化学品竞争力强 占据制造业第四大份额 [1] - 欧盟委员会7月承诺支持乙烯 丙烯等战略化学品本土化生产 要求公共招标优先考虑欧洲制造产品 [2] - 加快碳中和行动以应对能源高成本 欧盟明确2050年碳中和目标(2020年《欧洲气候法》草案)[2] 成本压力与行业收缩 - 2023年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收入增至近291亿欧元 反映碳成本持续上升 [2] - 因脱碳成本过高 不少化工企业选择关闭工厂 [2] - 欧洲公司通过关闭工厂和裁员节省成本 小型公司因供应商退出交易而付出代价 [2] 行业前景判断 - 德国特种化学品公司朗盛首席执行官认为第三季度将面临艰难局面 主因"可怕的不确定性" [2] - 业内人士不看好欧盟措施 认为美国关税影响已生效且无法扭转局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