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实施与市场反应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增设强制性断电机制 要求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实施"三位一体"防篡改集成设计 全车塑料件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1] - 目前门店销售仍为旧国标车 新国标车预计11月或12月到货 旧国标车将在12月后停止销售 [2][4] 消费者关注点与价格变化 - 消费者关注新国标车安全性能、款式和价格 部分消费者选择等待新国标车 部分消费者趁当前购买旧国标车 [4] - 新国标车价格预计在3000元以上 比旧国标车贵500-1000元 主要因防自燃材料、镁铝合金材质等成本增加 外形更简易 缺乏塑料外壳 [4][9][13] 企业应对策略与产品规划 - 九号公司计划11月正式上线新国标车型 过渡期结束后未售出旧标车将回收 新国标车定价方案仍在制定中 未来将聚焦智能化手机交互、辅助功能升级 2026年规划推出多款新品 [17] - 小牛电动加大对动力电池技术投入 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 标配北斗/GPS双模定位 深化车联网应用 联合新能安布局前沿电池技术 与赛福制动合作引入汽车级制动系统 [18][19] 技术升级与安全要求 - 新国标强制要求电池通过热失控、过充、短路等测试 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 引入通讯互认机制 杜绝非法充电风险 [21] - 新国标未指定电池技术路线 但三元锂电池因无法通过针刺测试受限 锰基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选择 锰基电池因更高电压平台和能量密度 更适应整车重量限制(不超过55kg) [21] 供应链与行业影响 - 新国标倒逼企业升级生产条件 部分小型企业因无法满足车架、烤漆工艺等要求退出市场 为规模化品牌释放更多份额 [23] - 安全性能提升增加成本 强制加装4G和北斗模块、采用昂贵替代材料(如镁铝合金)推高制造成本 短期内影响车辆设计空间 [23] - 行业经历"主动进化" 车辆管理平台、通信协议标准化、智能化模块安装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时代 [23] 电池企业响应与回收体系 - 星恒电源采用平台化、模块化开发理念 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 在安徽淮北布局年回收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 核心材料回收率达95%以上 服务站点超2600个 [22] - 与滴滴青桔、哈啰出行建立"生产-运营-回收"闭环 与雅迪等头部整车品牌共建专属回收体系 [22]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价格受关注,将倒逼企业升级生产条件
南方都市报·2025-09-04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