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行高歌猛进中小银行疲态尽显,零售银行二元分化格局已确认
凤凰网·2025-09-04 17:03

零售业务增长分化 - 六大行零售业务齐头并进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均实现明显增长 建设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增幅20.38% 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6.35% 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10.2% 农业银行个人经营贷增加17.2% 个人消费贷增加8.5% 交通银行个人经营贷增长6.5% 个人消费贷增加16.82% [1][4] - 股份行个贷增长疲弱 光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 但个人经营贷和信用卡均为负增长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36,781.88亿元 较上年末仅增长0.92% 中信银行个贷(不含信用卡)增长0.82%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总额下降2.3% [5] - 城商行零售业务表现最为疲弱 杭州银行个贷总额减少64.70亿元 降幅2.12% 青岛银行个贷总额降幅达3.2% [6] 不良风险判断分歧 - 部分银行高管认为零售不良拐点已现 平安银行行长表示零售贷款不良生成拐点已至 浦发银行副行长称信用卡不良拐点已至 [1] - 更多银行认为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招商银行副行长坦言零售贷款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杭州银行副行长表示大零售整体风险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拐点尚未出现 [1] 中小银行面临挑战 - 大行全线出击对中小银行形成明显压力 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后中小银行在经营贷和消费贷增量难有突破 信用卡业务空间非常有限 [3] - 中小银行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 通过加大外部合作渠道提高消费贷增长 开发地方国企和公务员客群的专属消费贷产品 与地方国企房企合作加大房贷增量 [7][8] 未来业务发展重点 - 大行将继续深耕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 建设银行明确表示将优化流程提升体验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稳定增长 [4][8] - 股份行聚焦高质量资产组织 平安银行重点发展基石类贷款、中收益贷款和汽车金融业务 招商银行重点加强信用卡贷款、零售小微、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 [8] - 城商行主攻房贷业务 青岛银行表示将积极满足个人客户刚需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 杭州银行虽未入选贴息政策名单 但仍将消费贷和经营贷作为主战场并向地方政府争取类似贴息政策 [8][9] 区域市场影响因素 - 房地产成交情况直接影响零售业务表现 上半年杭州二手房市场成交48,926套 同比上涨13% 创近4年同期新高 [6] - 大行通过做大规模稀释不良比率 中小银行则加大出售和处置零售不良为新增腾挪资源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