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人才流失情况 - 苹果AI部门2025年以来持续遭遇人才流失,机器人AI研究团队负责人张健及基础模型团队三名研究员约翰・皮布尔斯、杜楠、孟兆确认离职[1][3] - 自Meta开启人才争夺战以来,苹果累计流失至少10名AI核心人才,包括基础模型团队前负责人庞若鸣[1][3] - 流失人才主要流向Meta、OpenAI、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其中庞若鸣加入Meta的薪酬包价值超过2亿美元[3][9] 关键人员背景及影响 - 张健在苹果任职十年,领导十余人的机器人研究团队,其团队为苹果搭建了覆盖环境感知、动作执行到情感表达的完整机器人技术体系[5] - 张健团队研发的技术原型支撑苹果零售环境桌面设备开发,其计算成像专业能力为Apple Intelligence提供关键技术保障[6] - 张健学术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引用数千次,离职后加入Meta担任机器人技术首席总监,主导模型训练与物理机器控制结合项目[5][8] 战略与管理问题 - 苹果内部考虑采用第三方模型支持下一代Siri,高层否决开源部分模型提议,与公司强调自主创新的传统相悖[1][10][12] - Siri的"V2"架构重建陷入混乱,导致高级功能推迟至至少2026年上线[12] - 公司保密文化与AI研究需要的开放协作特性冲突,官僚流程阻碍创新,研究人员认为在苹果"创新被流程扼杀"[9][12] 资源与组织挑战 - 苹果数据中心老旧硬件难以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相比竞争对手数百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处于明显劣势[14]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团队在内部资源分配中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硬件和产品部门始终享有优先权[14] - 领导层频繁变动加剧内部不稳定,团队士气严重受挫,主动寻求外部机会成为普遍现象[12][14] 行业竞争格局 - Meta通过高额薪酬包(如超过2亿美元方案)和加速推进"超级智能"计划持续吸引苹果人才[9][13] - Meta致力于打造人形机器人AI平台,目标成为第三方机器人制造商的核心AI供应商[8] - 竞争对手OpenAI、Anthropic、xAI在AI领域加速布局,而苹果内部调整进度迟缓[15]
苹果AI陷“信心危机”:又一位华人高管出走,转投Meta机器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