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布局与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大连重工集团重型铸钢厂 2007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2] - 2011年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营业务范围拓展 形成六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集团 为多领域提供高端装备和智能服务解决方案[2] 业务板块结构 - 2024年销售收入构成:物料搬运设备板块占比28.11%(装卸机械14.46% 起重7.22% 港机设备6.43%) 工程总包项目板块占比8.65%(冶金工程7.35% 环保工程1.07% 其他总包0.23%) 新能源设备板块占比27.75%(风电零部件25.78% 核电站专用起重设备1.97%) 核心零部件板块占比12.65%(传动与控制系统8.79% 船用设备3.86%) 冶金设备板块占比18.96% 其他板块占比3.88%[3] - 拳头产品包括:物料搬运设备的翻车机 冶金设备的连铸轧钢设备和大型焦炉 新能源设备的风电主机铸件及特定功率风电齿轮箱 核心零部件的船用曲轴 工程总承包的电石炉和铁合金炉成套设备[3] 业绩驱动因素 - 2024年物料搬运设备板块因港口基建需求和产品竞争力实现显著增长 大型堆取料机销售台数增长80% 翻车机销售额增长102.76%[3] - 新能源设备板块因行业形势向好和产能增长推动发展 投资约35亿元的新能源项目产能释放 研制出多款超大型海上风机铸件[3] - 2025年收入增长预期主要来自港口 散料机械及风电行业形势向好[3] - 2027年收入增长将通过提升竞争力 推进数智化转型等战略实现稳定增长[3] 订单与市场状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在手合同金额达345.3亿元[4] - 下游多数行业处于平稳增长期 冶金等行业处于结构调整期[4] 海外业务发展 - 业务覆盖96个国家和地区 在多国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 海外收入主要来自澳洲等地 产品以物料搬运设备为主[4] - 2024年海外业务翻倍增长原因包括:国际化经营战略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部分竞争对手退出 市场推广和印度市场需求增长[4] - 与力拓签署10年框架协议 涵盖多产品线及全生命周期服务[4] - 未来目标保持海外业务占比20%以上 通过区域市场布局 重点产品推介 属地化服务转型实现增长[4] - 毛利率受行业 汇率及经营布局影响波动 未来将着力提升毛利率[4] 经营管理 - 净利率变化:2011年业绩增长 2014-2018年受宏观经济 竞争加剧 产品利润压缩等因素影响出现下滑[5] - 当前从采购 生产等多方面实施降本控费措施 未来将持续深化并推进数智化转型[5] - 制度改革围绕提升治理效能展开 未来继续推进创新与管理提升[5] - 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完善治理结构 吸引人才 结合公司发展阶段和行业趋势推出[5] - 领导班子换届重视团队稳定性和战略连续性 目前无相关信息披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