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预制菜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多家龙头企业出现营收增速放缓或净利润下滑 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1][2][3] - 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2024年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 但企业面临B端客户压价和C端转化率低的双重挑战 [4][5][6] - 监管政策趋严 新规明确预制菜定义并禁止添加防腐剂 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6][7] 企业财务表现 - 味知香上半年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4.7% 归母净利润3195万元同比下降24.5% 毛利率减少4.02个百分点至20.83% [1] - 千味央厨上半年营收8.86亿元同比下降0.7% 归母净利润3579万元同比下降39.7% [1] - 安井食品上半年营收76.04亿元微增0.80%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 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净利下降 预制菜业务增速放缓至9.4% [1] 成本与竞争压力 - 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 鱼糜、小龙虾等原料价格攀升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1]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促销力度加大 进一步挤压企业盈利水平 [1] - 连锁餐饮企业向上游压缩采购成本 加大供应链企业经营压力 [4] 渠道变化 - 千味央厨经销商数量从1953家减少至1591家 净减少362家 [4] - 味知香经销商数量净减少160家至2917家 [4] - 企业积极拓展新型零售渠道 味知香商超渠道营收同比增长155.55% 千味央厨与盒马、沃尔玛等KA卖场达成合作 [4] 消费端表现 - 85%以上预制菜产品销售至B端 主要买家为连锁餐厅、酒店等企业 [4] - C端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简便但难吃"的刻板印象 品牌溢价与消费者信任构建尚未突破 [5] - 行业在消费端尚未形成正确认知和充分认可 政策端推动、资本端赋能与产业端加码存在错位 [5] 行业规模与监管 - 2024年预制菜市场规模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 预计2026年达7490亿元 [6] - 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超2.8万家 过去一年新注册约1.3万家 [6] - 2024年3月国家层面首次明确预制菜范围 要求不含防腐剂且加热即可食用 [6] - 2025年2月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 对添加剂使用范围和限量作出更严格规范 [7]
预制菜深度调整 味知香、千味央厨业绩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