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长期回报
中国证券报·2025-09-05 02:58

基金行业规模 - 截至2025年7月末中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08万亿元 私募基金规模20.68万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1] 收益折损现象分析 -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本质是时间加权收益率与资本加权收益率存在显著差距 美国焦点股票基金近十年时间加权收益率18%但资本加权收益率实际年均亏损11% 差额达29个百分点 [2][3] - 收益折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基金管理规模与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存在时间错配(特别体现在管理规模从50亿元增长至100亿元的快速扩张阶段) 以及投资者追涨杀跌等行为 [4] - 高折损基金在弱市中更易遭遇赎回压力 后期进入的投资者多数未能获利且追求短期回报 易形成实质性亏损 [4] 解决方案与责任主体 - 消除收益折损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基金经理 需设立独立机构监督改进措施 [5] - 具体方法包括设定年度认购上限控制规模增长 避免在市场高位过快吸纳资金 筛选长期投资者 [5] - 基金管理公司需建立"投资者利益优先"核心价值观 聚焦为每位投资者实现长期资本加权收益 [5] 公司治理与透明度 - 基金管理公司不得接受经纪返利 禁止员工通过个人账户买入上市公司股票 鼓励员工将大部分个人净资产投资于本公司产品 [6] - 需增强信息透明度 披露时间加权收益率、长期资本加权收益率、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公司总管理规模四项核心数据 [7] - 通过系统自动化计算收益指标 定期向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对高折损产品发出风险警示 [7] 规模扩张与长期发展 - 资产管理行业存在"慢即是快 快即是慢"规律 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投资者实际收益的关系 [7] - 公司应统一投研、市场及运营部门的价值导向 建立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 [7] - 重点研究控制规模有节制增长的管理方法 实现管理规模有序高质量增长而非简单无序扩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