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与创始人经历 - 创始人杨劲松拥有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背景及康奈尔大学MBA学位 曾在埃森哲、亚马逊AWS、飞书和阿里达摩院担任重要职位 具备技术、商业与战略复合能力 [10] - 在亚马逊AWS期间负责Elastic Beanstalk产品 实现年收入2亿美元规模 在飞书主导AI搜索与用户增长模块 在阿里达摩院推动千亿参数大模型落地行业应用 [11][12][14] - 2023年6月创立未来式智能 定位智能体赛道 成为国内首批深耕Agent领域的企业 并参与工信部智能体平台行业标准制定 [20] 行业机遇与市场定位 - 2022年底识别企业级智能体机遇 当时中国亲手训练大模型者不足100人 能应用于生产环境者不足1000人 与企业普适性需求形成巨大鸿沟 [1][15][16] - 公司愿景是让全球10亿知识工作者提升10倍效率 通过智能体重构工作流消除机械性任务 [2][31] - 优先切入能源(如电网)和金融行业 因需求刚性、付费能力强且业务复杂度高 电力行业在阿里云18个行业中收入体量最大 [5][34][35] 技术实现与落地案例 - 智能体通过"流水线"模式重构知识工作流程:AI处理标准化任务 人类聚焦关键决策 实现效率指数级提升 [6][37][38] - 体育内容案例:AI自动抓取海外赛事→翻译打标签→生成多版本内容→人工审核 将生产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 [7][43][48] - 工程审计案例:与青矩技术合作 通过数字审计团队实现全量检查 将6人月项目压缩至2人周 且覆盖率远超人工抽检 [51][56][58] 商业模式与平台战略 - 避免软件付费陷阱 采用按效果/结果付费模式 如按处理文件量或审计报告数量收费 实现与客户利益绑定 [8][68][70] - 打造"灵搭"智能体平台 降低构建门槛 让行业专家无需编程即可复刻知识为数字员工 形成双边市场生态 [62][63][65] - 远期目标为平台化生态 通过专家能力复刻实现规模变现 如顶尖律师可通过数字员工服务成千上万客户 [66][67]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2023年面临底层大模型推理能力不足 通过垂直场景工程化弥补 2024年下半年GPT-o1和DeepSeek R1使推理能力达及格水平(60分以上) [22][24][25] - 当前核心攻关方向为Agent长期记忆能力 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后训练 使智能体持续进化超越人类专家 [80][81] - 算力封锁是严峻挑战 海外集群达20万张GPU 国内仅数万卡规模 需通过算法和数据努力弥补差距 [75][76][77]
融资数千万!北京杀出未来独角兽:搞智能体,不让 10 亿人当牛马
搜狐财经·2025-09-05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