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通达性改善 - 2024年航空干线至全国地级市通达时间为13.8小时,较2023年改善2.0% [1] - 支线城市至全国地级市通达时间为25.4小时,较2023年改善2.7% [1] - 县级城市通达性较2023年改善4.8%,高于地级支线城市的1.2%改善幅度 [1] - 西北、新疆、华北地区支线航空通达性分别提升11.7%、7.5%、7.1% [1] - 全国有运输机场的县级城市达51个,占支线城市总数27%,未来比例持续扩大 [1] 支线航空发展驱动因素 - 支线航空定义为短距离(600-1200千米)、中小城市间航线,使用110座以下小型客机 [2] - 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为支线航空通达性改善提供多重利好 [2] - 旅游消费呈现小众游、休闲游、即兴游趋势,三四线城市支线机场运输需求明显增加 [2] - 部分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实现强劲增长 [2] - 2024年全国民航保障中转旅客超7000万人次,增速达34% [3] - 一次值机中转旅客达2380万人次,同比提升66% [3] 行业挑战与服务提升 - 支线机场占国内机场总数70%,但起降架次不足行业总量10% [4] - 58个支线机场日均航班量不足2班,部分未联通任何枢纽机场 [4] - 《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发布,要求企业遵守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杜绝恶意竞争行为 [4] - 公约倡导优化客票退改机制、完善中转服务流程,推动智慧出行技术研发和服务体验创新 [4] - 公约短期可遏制市场乱象,长期驱动行业转型升级,构建高品质服务良性循环 [5] 未来发展潜力与政策支持 - 预计2030年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77亿人次,国产飞机市场占比突破50% [6] - 行业将发展"航空+旅游+物流"新业态,氢能和电动支线飞机技术创新重塑生态 [6][7] - 建议深化数字赋能,推进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中转服务平台扩容升级 [7] - 支线航空补贴资金规模创新高,需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减轻航线经营压力 [7] - 需完善快速公路通道,加密机场巴士频次,探索定制客运班车等灵活接驳模式 [7] - 建议统筹规划高铁与支线机场运输网络差异互补,推动公铁空高度融合 [7] 国产飞机推广与基础设施 - 国产C909支线飞机已成为市场主力机型 [8] - 需加强国产支线飞机推广力度,加大对运营航空公司的支持 [8] - 支持建设模拟机培训中心、维修中心、航材备件中心,实现国产飞机优化运营 [8]
支线航空飞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