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国内四大城燃龙头2025年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仅港华智慧能源实现净利润增长2% 其余三家净利润均下滑[1] -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19.7亿立方米 同比下降0.9% 因气温偏高 制造业PMI复苏缓慢 欧美天然气价格上涨及美国关税问题影响[3] - 燃气接驳收入普遍下滑 因房地产市场疲软导致新增接驳需求天花板显现[3][7] 港华智慧能源业绩 - 营收95.55亿元人民币(约104.37亿港元) 同比下降0.6% 净利润6.94亿元人民币(约7.58亿港元) 增长2%[2][3] - 可再生能源业务净利润增长5%至1.72亿港元 累计光伏并网2.6吉瓦 工商业储能累计并网260兆瓦时[10] - 发行两期REIT产品成功融资10亿元 用于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 城市燃气综合价差提升至0.57元/立方米[10][11] - 客户数量增加38万户 首次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11] 华润燃气业绩 - 营收455.79亿元人民币(约497.85亿港元) 同比下降4.4% 净利润22亿元人民币(约24.03亿港元) 大幅下降30.5%[2][3] - 核心气体燃料销售营收442.98亿港元(占比89%) 同比下降3.5% 总销气量207.6亿立方米[6] - 工业销气量94.5亿立方米下降2.2% 商业销气量48.8亿立方米下降2.6% 居民销气量60亿立方米增长4.2%[6] - 综合服务营业额14.5亿港元下降18.1% 分部溢利5.9亿港元下降22.6% 因反垄断监管趋严[6] - 增加中期派息20%至0.3港元 新签约分布式光伏项目71个(63MW) 分布式能源项目35个(127MW) 交通充能项目107个(109MW)[7] 昆仑能源业绩 - 营收975.43亿元增长4.97% 净利润31.61亿元下降4.36%[2][3] - 天然气销售板块营收800.78亿元增长6% LPG销售板块130.2亿元增长1.03% LNG加工与储运板块43.71亿元下降1.6% 勘探与生产板块0.74亿元下降15.9%[8] - 天然气销量290.95亿立方米增长10.05% 零售气量166.66亿立方米增长2.23% 新增用户39.88万户 累计用户达1685.26万户[8] - 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从67.77美元/桶下降至62.88美元/桶 新增五个城燃项目[8] 新奥能源业绩 - 营收556.73亿元增长2% 净利润24.29亿元下降5.6%[2][3] - 天然气零售销售量129.53亿立方米增长1.9% 收入304.32亿元增长1.2% 毛利30.92亿元下降1.5%[9] - 天然气批发业务144.67亿元增长17.2% 但毛利由盈转亏0.15亿元 工程安装业务收入17.10亿元下降7.9%[9] - 泛能销售量197.64亿千瓦时持平 收入69.08亿元下降16% 智家业务收入21.56亿元增长3.7%[9] - 新增光伏并网324.46兆瓦(累计988.98兆瓦) 储能并网45.75兆瓦时(累计140.75兆瓦时)[9]
“四大城燃”中期业绩背后:天然气市场承压,接驳费收入普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