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2030年总规模将超7万亿
北京商报·2025-09-05 09:14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明确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世界级体育企业和赛事[1] 体育产业目标规模 - 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1] - 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开展赛事评级引导规范发展[2] - 提高职业赛事水平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品牌赛事[2] - 支持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体系 加强国际赛事统筹指导[2]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项目[2] - 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推出一批户外运动精品线路[2] - 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促进消费[2] -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实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3] -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3] 体育用品发展 - 加大体育科技研发和转化力度 研发竞技/训练/测试/康复装备器材[3] - 鼓励体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创新研发中心[3] - 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 加大体育用品标准供给力度[3] - 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 支持体育用品列为中国消费名品[3] - 推动提升产品质量 打造国货"潮牌""潮品"[3] - 支持开设体育用品首店 举办首发首秀活动[3]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消费新模式[4] - 持续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活动[4] - 围绕全民健身日/春节/国庆等时间节点举办消费季/月/周活动[4] -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联动投向体育消费[4] - 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4] - 鼓励工会使用会费支持职工体育健身或观赛[4] - 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4] - 各地可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消费满减/积分兑换等优惠[4] - 有条件的地区可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4] 体育企业支持政策 - 加快助企惠企政策在体育领域落地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7] - 健全体育企业培育机制 开展提质升级专项服务行动[7] - 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7] - 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8] -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加强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8] -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8] - 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降低综合融资成本[8] 产业融合发展 - 深化商旅文体健联动 促进赛展节游一体开展[7] - 推动体医融合 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7] - 支持体育与科技/传媒/农林/交通/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7] - 创新行业融合发展路径和模式 延伸产业链条[7] - 推出一批"体育+"融合发展典型案例[7] 数字化发展 - 探索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7] - 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水平 支持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7] - 加快体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7] - 完善体育领域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等规则[7] 消费保障措施 - 探索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8] - 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8] - 实施体育赛事门票实名制管理 打击倒卖门票等违法行为[8] 配套政策规划 - 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将发布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5] - 多部门分工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