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视产业衰落 - 日本品牌全球电视出货量份额从2010年28%跌至2024年9% [15] - 松下日本市场份额从2018年16.8%暴跌至2024年8.8% 东芝退出消费级电视市场 [15] - 企业技术路径误判 松下押注等离子技术投入6000亿日元 索尼固守CRT技术 错失液晶转型窗口期 [12][13][14] 中国电视产业崛起 - 中国品牌全球电视出货量占比达30.2% 海信/TCL/小米合计份额31.3%超过三星/LG总和28.4% [20][22] - 在75英寸以上大屏市场 TCL份额15.0% 海信14.6% 逼近LG的15.1% [20] - 海信以25.4%份额登顶日本市场 TCL以9.7%份额跻身第四 [25] 技术研发突破 - 海信自研信芯X画质芯片 Mini LED电视画质评分超过索尼XR系列 [27] - TCL华星光电ADS Pro硬屏技术解决液晶电视视角偏色问题 [27] - 海信2024年研发投入达120亿元 远超索尼电视业务 [41] 本地化运营策略 - 针对日本住房空间小特点推出超薄机身可壁挂小尺寸电视 [28] - 预装NHK/富士电视台流媒体应用 提供日语24小时客服和上门安装服务 [28][29] - 3个月内快速响应日本能效标准需求 日本企业需6个月以上 [32] 智能制造与产业链协同 - TCL工厂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将生产周期从15天缩短至5天 不良率降至0.3% [44] - 海信利用AI模拟测试将画质优化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 [44] - 京东方柔性OLED面板技术与TCL/小米共享 推动折叠屏/卷曲屏产品领先 [46] 制造业生态对比 - 日本企业存在技术封闭性 松下等离子技术拒绝开放专利导致产业链无法协同 [36] - 战略保守导致决策缓慢 2010年中国布局智能电视时日本企业仍在纠结互联网功能 [38] - 资源分散化 松下投入核电/电池业务 东芝涉足半导体/医疗设备 挤压电视研发投入 [40]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品牌在日本电视市场份额达49.9% 2024年7月后连续单月超50% [24] - 中国空调品牌在日本份额达22% 较2020年翻一番 [47] - 日本半导体全球份额从2000年20%跌至2024年6% [47]
再过几年,日本人或许只能购买中国电视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