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西藏山南:高原上建起“数字农田”
科技日报·2025-09-05 10:59
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依托项目,黄远带领科研团队长期驻守山南,从品种筛选、砧木嫁接育苗、土壤改良到蜜蜂授粉、 品质分析、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环境物联网精准管控,进行全链条技术深耕与示范推广,与企业一 道,探索高原设施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搭建智慧大棚 在山南,科技赋能的脚步并未止步于乃东。在60公里以外的曲松县蔬菜产业集群基地,3.5万平方 米的双层连栋温室已建成。在投入运行的大棚内,布设着智慧农业的"神经中枢"。这正是黄远团队成 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冯在文带来的核心成果。他们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 将传统种植空间升级为可实时感知环境、智能分析数据、能自主优化管理的"数字农田"。 "智慧大棚绝非简单的技术堆砌,它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农业生产范式革命。"黄远认为,"它以数 据为驱动,试图突破农业'靠天吃饭'的千年困局,用集约化、智能化手段破解土地、水肥等资源约束, 为保障粮食安全与推进乡村振兴锻造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黄远描绘的图景令人神往:"随着5G、AI 技术与农艺知识的深度融合,未来的智慧大棚将演变为真正'会思考的农田'。" 放眼基地大棚,蔬果长势蓬勃,满棚绿意盎然,与棚外的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