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首部舞蹈微短剧《舞动敦煌》通过古今双线叙事与舞蹈艺术融合 创新呈现敦煌文化并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1][3][7] 创作背景与动机 - 团队基于对非遗传承的深度思考 聚焦敦煌壁画的文化价值与文物流失问题 旨在以更生动形式展现敦煌文化 [3] - 创作灵感来源于话剧《受到召唤》的"话剧+音乐剧"形式 进而萌生"舞蹈+敦煌"跨界结合的想法 [3] - 以"反弹琵琶"为核心线索串联敦煌壁画 实现古今舞者对话 使敦煌舞从静态记载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 [3] 制作与团队配置 - 邀请敦煌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确保文化真实性 北京舞蹈学院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史敏担任舞蹈总监 [1][3] - 史敏在剧本阶段提出专业建议 调整原设定中现代舞与古典舞的冲突 改为古今角色均跳敦煌舞以保持艺术纯粹性 [4] - 主演选用专业舞蹈背景演员 女主角扮演者为北京舞蹈学院敦煌舞专业毕业生 唐代胡姬扮演者具备古典舞基础 [4] 内容设计与文化表达 - 采用古今灵魂互换的双线叙事 现代舞蹈学生与唐代胡姬通过壁画产生联结 共同修复壁画并创作舞蹈 [1][5] - 剧中融入传统颜色知识、壁画修复技艺等非遗元素 通过角色互动自然传递敦煌文化知识 [6][7] - 通过角色成长线展现非遗传承内涵 现代角色从个人主义转变为团队合作 古代角色对现代生活产生共鸣 [6] 行业影响与战略布局 - 作品属于"舞蹈+短剧"跨界创新形式 为非遗传播提供新载体 此前团队已推出《东坡先生赶考记》《中国神话》等微短剧 [2][7] - 微短剧模式展现文旅带动潜力 团队AI微短剧《美猴王》曾使连云港花果山景区连续7天预约爆满 [7] - 未来计划拓展戏曲微短剧、武术微短剧等品类 通过"大小屏联动"模式在手机端与央视同步播出 [7]
短剧让非遗活起来,在《舞动敦煌》中古今对话
中国青年报·2025-09-05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