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 - 创新药发展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推出全链条支持政策,覆盖优化审评审批、加速临床应用、探索市场化定价、促进产业国际化及完善医保支付等环节[2] -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7年来累计将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基金在协议期内支付额超过3600亿元;2024年医保谈判创新药成功率超过90%,远高于整体成功率76%[2] - 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长达23%,但赔付率仅约43%,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比重仅3.3%,其对创新药费用的支付占比仅5.3%[3] - 国家医保局将于2025年内发布首版医保丙类目录,旨在通过商业保险支付创新药费用,为创新药提供额外资金来源[3] 产业趋势 - 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中约70%的企业属于纯创新药企,核心业务为自主研发新药,在同类指数中纯度最高[4]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创新药累计研发管线数量达3575个,已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覆盖全球约40%的新药研发赛道,其中716个管线项目在全球同类竞赛中进度排名第一[5] - 创新药企业正逐步进入商业化兑现期,生物科技公司随着核心产品上市推广,收入快速攀升,亏损显著收窄,部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6] 国际化进程 - 2024年中国药企共达成9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协议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2025年前5个月交易金额已超450亿美元,几乎接近上年全年水平[7] - 跨国药企引进管线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合作对象由美国拓展至欧洲等全球市场,实现地域多元化[7] - 在ASCO 2025年年会上,中国药企共有71项临床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其中11项以重磅研究形式公布,涉及ADC、双抗/三抗、小分子靶向药等多种前沿疗法[8] 投资工具 - 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认购代码:589123)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950161),成分股中约七成为纯创新药研发企业,主题纯度高[9] - 指数对单个样本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前五大权重合计占比约40%,覆盖30家科创板创新药公司,实现了龙头稳健性与中小企业弹性的结合[9]
创新药投资正当时
搜狐财经·2025-09-05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