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医疗资产遇上“稳定币”:创新叙事还是资本游戏?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出现医疗资产代币化趋势 多家医疗企业探索RWA模式 将医疗设备 创新药收益权和健康数据等转化为数字代币 [1][3] - RWA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投资门槛 吸引全球资本 为医疗行业提供新融资渠道 [5] - 行业面临估值难题 监管不确定性和技术漏洞等挑战 [6][8] 医疗企业RWA布局案例 - 华检医疗斥资31.42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 启动数字化转型 将3000台IVD检测设备代币化 并申请港美稳定币牌照 [1][2] - 翰宇药业与KuCoin平台合作 将GLP-1减肥药管线未来收益权代币化 股价单日暴涨19.98% [3] - 美年健康与国富量子 京北方签署协议 以医疗设备资产 数据资产和AI技术收益权为底层推进RWA代币化 [3] RWA模式行业驱动因素 - 医疗行业研发周期长 投入大 风险高 传统融资渠道有限 [5] - 通过资产碎片化降低投资门槛 使普通投资者可参与创新药研发和医疗设备投资 [5] - RWA概念自2017年出现 应用范围从股票债券拓展至房地产和新能源充电桩等领域 [4] 行业面临挑战 - 估值难度大:创新药收益权受研发进度 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影响 医疗设备价值随使用年限波动 数据资产缺乏统一评估标准 [6] - 合规风险:需同时满足香港金管局 美国SEC和CFTC的监管要求 跨境项目合规环境复杂 [6] - 流动性问题:RWA交易平台数量有限 交易活跃度不足 普通投资者认知度低导致交易清淡 [7] - 技术风险:智能合约漏洞和私钥管理问题可能造成资产损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