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多家公募机构旗下绩优基金产品相继宣布限制申购 包括永赢基金和国泰基金等头部机构 [1]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自9月5日起对个人投资者单日单账户设置1万元申购上限 国泰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也限制单日累计申购金额 [1] - 8月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限购公告 包括中欧基金 易方达基金 南方基金等 多数为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100%的绩优产品 [1] 限购基金业绩表现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A今年以来阶段涨幅高达161.37% 系全市场基金中的榜首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今年以来的阶段涨幅达到103.75%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在一年内规模增长超百倍 从去年二季度末的约1200万元激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超过15亿元 [2] 限购原因分析 - 实施大额限购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 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 避免因市场情绪冲动投入大额资金 合理控制基金规模增长 保持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 - 基金规模过快增长会加大资产配置难度 大量新增资金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建仓 从而稀释原持有人的收益 [5] - 大规模资金的调仓换股会面临流动性挑战 冲击成本增加 影响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5] - 基金限购主要有完全限购和限制大额申购2种情形 完全限购是指直接暂停所有金额对基金的申购 限制大额申购指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基金金额不能超过一定额度 [6] - 基金公司不让多买的4方面原因 保护现有投资者利益 避免短期套利资金大量涌入摊薄收益 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降低风险敞口 QDII基金外汇额度受限 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 [6] 限购涉及的行业板块 - 创新药 科技 中小盘成长股以及高弹性量化策略等板块成为限购的重灾区 这些领域是近期市场资金集中追逐的热点 [7] - 资金的扎堆涌入极易推高资产价格 使其偏离内在价值 一旦市场情绪降温 大幅回调的风险不容小觑 [7] 行业转型与发展 - 绩优产品主动限购 是基金管理人告别规模冲动 优先考虑持有人利益 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积极信号 [9]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要求基金公司构建以投资者回报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降低规模排名等指标的权重 [9]
从100万元骤降至1万元,“冠军基”开始限购,透露什么信号?
华夏时报·2025-09-05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