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座率狂跌,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36氪·2025-09-05 18:07

行业趋势 - 中国电影院行业面临观众流失和上座率持续下滑的困境 尽管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持续扩张 但总票房从2019年641.49亿元的历史高点缩水至2024年425亿元 较2019年减少三分之一 甚至低于2015年438亿元水平[3] - 行业年度上座率在2024年跌至历史低点5.7% 意味着百人影厅平均只有5-6名观众 四大黄金档期中除春节档外均表现低迷 其中贺岁档2024年上座率仅4.2%[6] - 票房收入越来越向头部电影集中 2014年前50名电影贡献80%-90%票房 到2024-2025年仅需前20部电影即可获得60%-80%票房 前五名电影份额从两成攀升至三成以上[19] 档期表现 - 春节档已成为绝对主导的超级档期 2018年春节档七天票房达57.71亿元 推动单月票房破百亿 2025年二月票房更升至160.9亿元[11] - 档期票房占全年大盘比重从2014年的一半以上升至2022年后约七成 但不同档期表现分化严重[11] - 暑期档上座率持续走低 2023年历史票房最高的暑期档上座率仅11.9% 2025年虽有《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作品(豆瓣评分超8) 但整体上座率仍只有6.9%[10] - 国庆档上座率自2022年后未能突破15%[10] 定价与消费行为 - 电影票价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截至2025年8月底 一线城市均价达49.6元 较2014年上涨16% 三四线城市涨幅更猛达30%-35% 均价约42元已与二线城市持平[25] - 观众年龄结构显著老化 暑期档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显示年轻观众流失严重[28] - 超八成春节档观众仅观看一部电影[15] 且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超六成观众在观看《哪吒2》后未再进入电影院[19] 内容质量与体验 - 电影内容质量受到广泛质疑 包括预告片与正片严重不符、视觉特效粗糙(如《封神2》被吐槽像"蓝精灵")、剧情俗套且强行煽情等问题[22][25] - 影院体验存在多方面缺陷 包括硬件设施不佳(座椅不适、银幕过小)、观影环境差(手机噪音、观众议论声)、以及购票过程中的价格误导行为[1][22][25] - 2025年暑期档多部大作如姜文《你行!你上!》和陈可辛《酱园弄·悬案》均票房不及预期[21] 市场竞争格局 - 春节档已成为高投入大制作的"豪赌" 2024年春节档八部电影中有四部中途撤档[15] - 单片影响力急剧扩大 《哪吒2》在2025年暑期档结束时已占据近四成票房[19] - 行业存在显著"马太效应" 头部电影通吃市场 其他影片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