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企业参与科创债市场融资效能的研究
证券日报网·2025-09-05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科创债市场通过政策创新支持科技创新融资但民营企业参与度低且面临融资成本高、信用评级门槛高、发行期限短等问题 [1][2][6] - 2022至2025年2月末科创债累计发行2.43万亿元2024年发行1.22万亿元同比增长58.2%但民营企业发行数量和规模占比均不足10% [3][6] - 政策持续优化推动市场发展但需通过拓宽发行主体、强化增信机制、优化投资者结构和信息披露框架来提升民营企业融资效能 [5][14][15][16][17] 科创债市场发展及民营企业参与情况 - 2015年建立科创债融资机制初期发行主体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参与度低且募集资金未有效惠及科技型中小民企 [2] - 2022年科创债正式落地后发行主体范围扩大2022至2025年3月民营企业发行家数从25家增至45家市场认可度提高 [3] - 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从立法层面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并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开放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4] 科创债发行现状及民营企业情况 - 2021至2025年3月科创债发行企业608家其中国企557家发行金额22710.66亿元民营企业45家发行金额2288.52亿元数量和规模占比均低于10% [6] - 发行主体区域集中北京、江苏等六省份占比超58%民营企业发行人数量占比超65%依托科技基础和金融资源探索多样化融资模式 [7] - 科创债信用门槛高AAA及AA+评级国企占比90%民企占比84%全市场同期高评级国企占比69%民企占比65%中低评级民企陷融资困境 [8] - 科创债融资成本未优于普通信用债同评级下利率相当或更高2024年民企中期利率更高且几乎无长期发行显示风险定价谨慎 [9] - 增信担保比例低国企约7%民企约3%缺乏创新增信方式轻资产中小科创企业因无法提供增信被市场排斥 [10] - 民企发行期限短中位期限0.49年短期占比60%国企短期占比仅11.5%存在期限错配和再融资风险 [11] 提升民营企业融资效能的建议 - 拓宽发行主体范围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发行科创债通过股权或产业基金支持产业链初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14] - 健全信用保护机制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和政府性担保基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增信方式 [15] - 引导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匹配科技研发长周期需求降低流动性风险 [16] - 构建标准化信息披露框架明确研发投入、专利技术等关键指标并建立公共数据平台消除信息不对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