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现状 - 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从概念验证进入业务落地阶段 银行 券商 保险等机构已在业务流程 客户服务和组织架构中大规模引入AI [1][2] - 2024年工商银行人工智能替代工作量超4.2万人/年 招商银行上半年研发人员1.08万人占员工总数9.13% 信息科技投入44.44亿元达营收2.93% [5] - 多模态处理能力增强可自动生成纪要和分析业务数据 使非结构化信息得到高效利用 [2] 技术发展趋势 - 2025年大模型三大发展趋势:多模态深度推理能力提升 视频生成能力增强(镜头切换 主体保持和运动跟踪突破) 多步骤复杂任务的Agentic能力提升 [2] - 生成式模型未来落地将不仅限于数字内容 还将深入物理世界 工业机器人需适应更开放场景如办公和家居环境 [3] - 上下文工程 企业级知识管理和后训练构成提升大模型专业问题解决能力的"三个组合拳" [3] 发展挑战 - 基座模型需更精准适配银行业务逻辑 幻觉抑制需加强 需避免科技部门研发与业务单位体感不高的脱节现象 [3] - 多模态信息处理效率仍较低 多数模型通过文字语义整合多模态信息 与人脑自然处理方式存在差距 [3] - 安全 可信 合规问题需技术解决后才能放心应用于金融企业各环节 [3] 未来应用方向 - 具身智能与情绪价值成为新兴赛道 情绪价值提供将成为AI应用刚需 超半数机器人可能用于展示 网红打卡或娱乐 [4] - AI银行战略加速落地 微众银行升级为AI原生银行 网商银行推出小微企业AI产品矩阵 [5] - 银行服务模式转向"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 交互模式结合图形与对话 语音输入即可完成转账审批等操作 [4] 投资机会 - 具身智能 生命科学 行业模型 AI Agent和AI硬件领域已开始产生收益 部分实现盈利 行业潜力巨大 [4] - 场景认知成为AI First时代重要方向 AI需从被动反应转向主动探知环境 如根据会议场景自动生成PPT [4] - 每个AI应用都可能成为超级入口 流量是核心驱动因素 [4]
金融业进入AI first时代,场景认知将成重要方向
第一财经·2025-09-05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