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市场概况 - 2025年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消费核心驱动因素 超9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的重要性 近6成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较2024年增长16.2% [1][4][8] - 年轻人情绪消费月均支出达949元 其中18.1%青年月消费超2000元 20.3%为每日消费的"日活型用户" [4][12] - 情绪消费主要动机包括价值共鸣(37.6%)、自我疗愈(34.2%)和仪式感需求(32.3%) [14][16] 消费人群特征 - 男性占比55.9%高于女性 90后(26-30岁)占29% 95后(21-25岁)占26.4% 00后(18-20岁)占10.6%为消费主力人群 [5] - 新一线城市青年占比最高达28.6% 收入稳定群体占比超7成 月收入5000元及以内人群需求最旺盛 [5][6] - 职场资深人士(3年以上工作经验)占24.1% 自由职业者占37.8% 情绪消费偏好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7] 消费品类偏好 - 实物消费(毛绒玩具/香薰/解压玩具等)占比40.7% 体验消费(演唱会/游戏/心理咨询等)占比39.4% 为最主要消费类型 [13][17] - 社交关系消费(陪玩/陪练服务)占比28.1% 数字消费(数字头像/AI伴侣)占比27.7% 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3][17] - 05后偏好社交关系消费 00后偏好数字消费 显示越年轻越倾向为虚拟体验付费 [13][18] 消费行为模式 - 48.4%青年在情绪低落时消费 41.9%在压力大时消费 36.4%在独处时消费 显示情绪调节为主要触发场景 [23] - 消费高峰时段为深夜22点后(33.2%)和工作间歇(26.1%) 通勤和午休等碎片时间也被密集利用 [24] - 女性偏好自我犒赏(50.5%)和悦己消费(40.5%) 男性更注重被理解认可(30.2%)和社交货币功能(20.9%) [17] 平台数据表现 - AI陪伴相关关键词发帖量同比增长6.2倍 搜索量增长12倍 AI伴侣发帖量激增1894倍 [19][21] - 数字头像发帖量同比增长440% 搜索量增长270% 显示数字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21] - 疗愈话题搜索量同比增长217.3% 音乐会发帖量增长174.1% 反映线下体验需求同步提升 [19] 消费观念演变 - 33.7%青年认为情绪消费是"新型刚需" 27.6%认可为"自我善待" 消费理念趋于理性化 [26] - 超7成青年认为情绪价值获取标准提升 35.7%表示普通商品已无法满足需求 [27][28] - 男性追求定制化与沉浸感(35.7%) 女性更关注包装与体验细节(19%) 需求分层日益明显 [27][28]
Soul &上海青少年研究中心报告:近6成青年为情绪价值买单
齐鲁晚报·2025-09-0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