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罐漆韵
经济日报·2025-09-06 09:32
行业历史与工艺特点 - 桂林柚器制作技艺自明代起流传,属于广西天然胎漆器工艺体系的重要分支[1] - 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包含掏空、晾晒、塑形等数十道工序,最终使柚皮具备防潮防腐防虫蛀功能[1] - 核心工艺为捏柚皮定型,需耗时3天至4天缓慢揉捏脱水,确保受力均匀避免破损[1] - 代表性传承人王伯杨花费7年时间对传统柚罐造型进行改良,将工序从六七十道缩减至12道至15道[2] - 改良重点包括将固有形态改为扁圆形,并使用收口器捏塑出比罐身尺径小的沿口以提升美观度[2] 产品创新与市场认可 - 产品“稚禾八分桂林柚罐”于2020年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3] - 创新设计包括为柚罐定制严丝合缝的木塞,提升其储藏茶叶的实用性,茶香与柚香结合形成独特风味[2] - 2020年桂林柚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 目前产品不仅成为游客伴手礼,还出口至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3] 产业化发展与经济效益 - 公司通过建设桂林漆器灵川县双潭乡乡村振兴基地和雁山区柘木镇乡村振兴基地推动非遗产业化[3] - 产业化发展带动桂林漆器、桂林柚器两项非遗年产值达到约3000万元[3] - 柚罐产业直接带动当地超过2000人实现灵活就业,制作人员按计件算工资,月收入可达5000多元[3] - 产业原材料需求推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柚子,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3] - 仅在柘木村就有20多人在柘漓文化产业园从事柚罐制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兼顾家庭与农事[3]